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80字。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评价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23中国诗词大会》是用文化拥抱伟大时代的又一次诗情  ①  (zhà n)放。这一季的总片头,构建了“圆融”和“千丈诗卷”两个视觉身份。“圆”提取“圆融”的核心概念,让“圆”作为诗与情的凝聚,不仅能够引导观众穿越时空,还能带给每个读诗、爱诗的人源自心底的力量。“千丈诗卷”也作为古今对话的重要载体,让我们“穿越”中国的古与今,穿梭在青绿山水间,穿梭在大国重器间,从平原到山野见证古韵新风,把祖国的繁荣昌盛、大好河山景象   ②   。
  1.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载”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绽  zài B.绽  zǎi C.淀  zài D.锭  zǎi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画龙点睛 B.尽收眼底 C.一览无余 D.相得益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和文化联系紧密。书法与诗词
  、音乐、绘画、对联、建筑等都联系紧密,书法因文化而更具深刻内涵。书法的美呈现出
  多种样态,如___________,墨法展示墨韵美(     )字法、笔法、墨法等审美元素共同构成了书法美的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输出中国文化和汉字书法,重振汉字文化圈,展现大美书法的美学风采和文化重量,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太美书法不仅仅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美书法不仅仅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需要,也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
  B.大美书法不仅仅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C.大美书法不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而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需要。
  D.大美书法不仅仅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需要。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B. , C.; D. ……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字法呈现结构美,笔法呈现线条美 B.笔法呈现线条美,字法呈现结构美
  C.字法呈现意境美,笔法呈现线条美 D.笔法呈现和谐美,字法呈现意境美
  6.下面的材料中不适合论证“平凡人可以成为真英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各条战线的抗洪救灾人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去、关键时刻冲得上
  去,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B.千千万万志愿者和180万名环卫工人默默奉献、不畏艰险,他们是真英雄。
  C.战斗在抗击重庆山火一线的消防员、运送物资的“骑士”们积极出力、日夜奔忙,他们是真英雄。
  D.“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曾是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级顾问。他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是新时代的英雄。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金陵怀古 王珪①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①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怀古的时令、地点,渲染了一种孤寂、萧索的气氛,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一鸟来渚”和“数帆归舟”的美景,使意境变得温暖而又明亮。
  C.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
  D.尾联写历史上虎踞龙盘的金陵如今无人问津,一片凄凉,登临此地,人心不再昂扬振奋。
  8.请赏析“萧萧暮吹惊红叶”中“惊”字好在哪里。(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