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50字。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说课稿
[说明:刘家坤(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 2002年“四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说课稿、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课外读本《在山的那边》上的一篇文章。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初二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有的通过一件事记述某个人的形象和特点,有的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或风貌。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于后者,它是配合语文书本上《我的信念》一文而编排的自读课文,是从他人的角度来介绍和评价居里夫人的,让学生对居里夫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怀疑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精神等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良好的情操。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全文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艰苦工作,提炼出镭;拒绝追慕,静心苦读;青春换镭,意义重大;成就显赫,精修细研。四个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写,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②通过认识和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操。
难点:类比、引用、叙议结合的写法,使文章较长,思维的跳跃性大。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二.说教法。
课标要求语文课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教师要尽量讲得少些。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的点拨和教材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具体做法如下:
①讨论研究——积极参与、总结归纳。
②品读感悟——找出感点、读悟思评。
②设境激趣——巧用媒体、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