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300字。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观主义者不愿立足中国实际,不愿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只凭主观热情完成工作。
B. “科学的理论”指立足事实,占有材料,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得出的正确结论。
C.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包括“由存在到思想”“由思想到存在”这样两个阶段。
D. 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和社会斗争经验表明:实践的成败与思想正确与否是一致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
B. 材料一明确论述了主观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学风、方法、思想路线上截然不同的态度。
C. 群众掌握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就可以取得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社会斗争的胜利。
D.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是基本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人的认识的两次飞跃”观点的一项是( )
A. 思考和知识应该经常同步而行,不然,知识就是个死物。
B.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C.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4. 请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都是系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它对于今天我们年轻一代有哪些重要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日(节选)
吴强
经过连日带夜地轻装战备行军,在夜晚十点钟光景,队伍到达一个丘陵地带,停了下来。
①村庄上漆黑漆黑,没有一个人家有一星灯火。每一个人家的门却是敞开着的。门前的地上。睡着四腿捆绑着的猪、羊,笼子里挤满鸡、鸭。车子上捆绑着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牛和驴子在槽上嚼着枯草,背上驮上了装满粮食、山芋等等的筐篓。被子、棉花胎、衣服,捆成了大包裹,放在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