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90字。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25 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5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秋风像少女的呢喃,从田野中吹过。稻子细细长长娉( )婷niǎo( )娜,看起来柔顺又光滑。它们虽不及春花鲜妍( ),却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风度。它们以站的姿态完成一生地行走,只有风吹fú( )的时候才躬一躬身,然后挺直腰杆。
2.默写古诗文。(8分)
经典古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暗示社会的发展;“ , ”(《行路难(其一)》)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是对天下离人最美好的祝愿;“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是对祖国大好河山最美的赞颂;“ ,除恶务本”表现了疾恶从善的鲜明态度;“ ,福兮祸之所伏。”启发人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手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B.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沙漠,“阳”指山北水南。
C.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束发、弱冠、而立、知命、花甲、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
4.【祖国??河山】为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校开展“讲好黄河故事”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专题发言准备的素材,请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6 分)
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壮美的奇观。虽然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在这里,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 (黄河??文学篇 )
①《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精神的诠释。它细致地描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出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它是时代的最强音,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②它自面世以来,一直以其深远的内涵、独特的音乐魅力被世人所称颂,③它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黄河??音乐篇 )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一泻千里 ②势不可挡 ③气势恢宏 ④奔腾咆哮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加点的词“象征”“描述”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不同。
C.文中画线句①的主干是“《黄河大合唱》是巨作”。
D.文中画线句③是一个递进复句。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②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祖国??文化】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目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4分)
(1)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左右。(2分)
标题∶
【材料一】2021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破圈”走红。紧接着,《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