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10字。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重点字词,理解“澄澈”二字,把握本词的深刻内涵;运用对联相关知识,为“表里俱澄澈”对一个下联,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本词的理解。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联创作和拓展提升环节,加强总结和对比归纳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把握情感,理解本词的内涵。
  难点: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精神追求。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水汩汩而流,洞庭景象气象万千。时代变迁,洞庭湖鲜活如初。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都借着诗词歌赋传达自己游经洞庭的心境。缘分让我们与洞庭湖再次相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倾听作者的心情。
  (二)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张孝祥少年时全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廷试,被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历任承事郎、秘书省正字、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期,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张孝祥被任为建康留守。后又担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以及抚州、平江府、静江西、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政绩颇佳。
  乾道五年(1169年),张孝祥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他在芜湖病逝,年仅38岁。张孝祥擅长诗文,尤其擅长词,其风格宏伟豪放,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等,《全宋词》辑录了他的223首词。
  (三)写作背景
  《念奴娇•过洞庭》是张孝祥于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所作。当时,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四)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感知词的意境。
  2.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节奏和情感。
  3. 学生齐读,加深对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