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40字。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2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每年到了这时候;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特意来苏杭参观的人 (络绎不绝/连绵不绝)。杭州西湖妙在天趣,苏州园林则贵在人工。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zhì 宜,沿阜垒土。所植花木,新枝翠绿,老枝遒劲;所建亭榭,新巧雅致,造型 (古朴/朴实)。整座园林,令人忘却世外的 (喧嚣/喧哗),达到“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石雕,那造型别致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无不构思精致,巧妙绝伦。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因地 zhì 宜 (2)遒劲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朴实 吵闹 栩栩如生 B.络绎不绝 古朴 喧嚣 惟妙惟肖
C.连绵不绝 朴实 喧嚣 栩栩如生 D.连绵不绝 古朴 吵闹 惟妙惟肖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在首都剧场的演出,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对这次精彩的表演评价很高。
C.当我看到你的神态是那样的安详,精神是那样饱满,眉宇间是那样充满凛然正气的时候,使我满腹的疑虑消失了。
D.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 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中有“大小李杜”的称呼,“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受戒》《林家铺子》等是他的代表作品。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D.《美丽的颜色》是艾芙??居里写的传记文章,出自她的作品《居里夫人传》。本文通过艾芙??居里的视角,形象地描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二、阅读理解(48 分)
(一) (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 ”;诗的结尾,诗人已得“ ”却“欲辨已忘言”。(请用原文词语填空)
8.“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二) (1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