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5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末文化素质测试题
  九 年 级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和填涂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中注有“▲”的地方,需要你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作答;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厚基础功底。(21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书写与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衷于一件事,将全赴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秤,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里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A.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dǎo)变得不适实用了。
  B.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衷于一件事,将全赴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便是敬。
  C.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dì)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D.事的名秤,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里上解剖(pōu)起来,并没有高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造成了恶劣影响,不管是谁做的,我们都要查它个山穷水尽。
  B.近年来,短视频蓬勃发展,用户规模飞速攀升,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C.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D.绵遂铁路尚未修建就已家喻户晓,其项目进度引来无数的关注的目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相关报道显示,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战略物资已消耗殆尽,打算再向美欧索要600亿美元军事援助。
  B.到2023年底,四川省已建成100个左右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势突出、创新功能完备的重点特色园区。
  C.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们仍然意志坚定,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D.搜集和整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易,中国大部分史学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这方面。
  4.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和画线句的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命不是赛跑,而是旅行。习惯了匆匆赶路的我们,常常忽略沿途值得驻足的风景,忽略内心最真实的感动。在追寻梦想的同时,不要忘记给心灵寻一处栖息之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②只有学会享受寂寞,才能宁静致远。
  A.“我们”“风景”“最”“一处”的词性分别是代词、名词、副词、数量词。
  B.“真实的感动”是偏正短语,“追寻梦想”是动宾短语。
  C.画线句①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②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_________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①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②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③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④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A.②①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山东的烙饼,射洪的春卷……等,馋得人口水直流。
  B.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尝试,尝试拥有和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不断在追求,追求自由和幸福。
  C.傅庚辰在二、三十岁时写的《地道战》《映山红》,飘过半个世纪,仍被人们不断地传唱、翻唱。
  D.我不知道媒体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呢?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依次阐述了“敬业”“乐业”和“有业”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