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60字。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方法,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和意义。
2、把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理解“火车”“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中人物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理解“火车”“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中人物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愣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当代女铁凝的成名之作《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请大家齐读题目“哦,香雪”题目“哦”字是一个叹词,表示领会,醒悟。也包含赞叹、喜爱之情。
“香雪”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它让我们想到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把梅雪两种不可兼得的美好形象融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纯净、美好的追梦姑娘——香雪。故事还要从火车开进台儿沟的“一分钟”说起。
2、写作背景这篇小说发表于 1982 年,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在此之前的山村闭塞、落后、传统,没有人外出务工。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1982 年的中国也像一个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也渴望紧跟现代社会的步伐,对未来的新生活也满怀着期待和憧憬。如果香雪可以象征一个广义的意象,那一定可以象征“青春中国”。
二、抓梗概、品细节
(一)梳理情节脉络
根据课前阅读理解,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明确:一辆火车开进山村,姑娘们对火车充满好奇,在火车经停的时候售卖特产,香雪渴望一个自动铅笔盒,用鸡蛋换铅笔盒,误上了火车,走了三十里夜路回来。
(二)感受细节魅力
1、研读课文 49 节。讨论作者是如何借助细节描写,将这一简单事件写得摇曳多姿的?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