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6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测评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28分)积累与运用
1.(2分)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澄澈(chéng) 缥缈(miǎo) 滑稽(jī) 随声附和(hè)
B.掺和(hu) 虐待(niè) 晕眩(yūn) 神采奕奕(yì)
C.徘徊(huái) 头衔(xián) 粗犷(guǎng) 参差不齐(cēn)
D.热忱(chén) 怂恿(sǒng) 嘹亮(liáo) 拈轻怕重(niān)
阅读下面老舍《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2-3题。
⑴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2.(3分)第⑵段,反复写到水藻的“绿”,简析其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3.(2分)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⑴段的“狭窄”和“宽敞”,意义基本相对,互为反义词;第⑵段的“清亮”和“空灵”,意义基本相同,互为近义词。
B.第⑴段加点的“对”字,仿佛作者在自言自语,体现出思维的活跃、联想的丰富以及对景物的赞叹之情。
C.“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垂柳稳重、内敛而朴实的个性。
D.画线句子写景富有特色:两个“看吧”,含有呼告意味,引起读者注意;“空中,半空中……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整体性和层次感。
4.(2分)对文章“如何突出中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能够集中笔墨写一件事、一种物、一处景或一个人等,中心一定会突出了。
B.可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以人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情感为线索等。
C.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让中心更加突出明确起来。
D.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如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卒章显志,揭示主题等。
5.(每空1分,共15分)默写填空。
⑴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⑵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⑶李白飘逸,亦有愁思。“ ,随君直到夜郎西”,以浪漫的奇想,表达对朋友温情的安慰;“夜发清溪向三峡, ”,以空间的转换,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⑷美景入诗,意趣无限。
面对秋日夕阳,马致远涌出“夕阳西下,断肠人 ”的孤独凄情;
遥望晴空鹤群,刘禹锡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 ”的豪迈诗情;
凝神“家书”,李商隐生出“何当共剪西窗烛, ”的浪漫柔情;
放眼壮美潼关,谭嗣同写出“河流大野犹嫌束, ”的少年豪情。
⑸家国情怀,悠长深远。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的爱国情怀,寄托于风雨梦境中;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的爱国情怀,蕴含在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里;“ ,应傍战场开”,岑参的家国情思,远播到故园的菊花。
《西游记》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完成两个任务,展示你的名著阅读成果。
6.(2分)任务一:探悟空修行之“心”,填写横线空白
有人说,从孙悟空“心”的角度,可以把一部《西游记》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大闹天宫,是“ ① 心”阶段;被压五行山,是“定心”阶段;拜唐僧为师,西天取经,一路修行,是“ ② 心”阶段。
7.(2分)任务二:理悟空成长之“路”,选择第⑴段排序正确的一项
⑴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前,生性顽劣,迷失自性,任意妄为,做了许多荒谬滑稽而率性执着之事:如,①上天庭,做弼马温;②渡重洋,拜师学艺;③入地府,销生死簿;④下东海,取如意金箍棒。
⑵然后,二次上天,管蟠桃园,大闹天宫;被困五行山,等取经人。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二、(42分)阅读理解
(一)(8分)阅读诗歌,完成8-9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6分)根据诗歌理解和上下句提示,填写横线空白。
诗歌标题中“次”是 ① 的意思。诗歌首联两句点题;颔联两句写船上所见景色,为 ② 写;颈联两句既写景又点明时令,虚实结合;尾联两句发挥联想,思接千里,借归雁传递家书,虚实结合,抒发了 ③ 之情。
9.(2分)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