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9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教研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不要在本试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5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摧枯拉朽,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器宇轩昂,她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 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 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入木三分。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诘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再次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当然,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让我们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1) 请给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3分)
由 zhōng dān 精竭虑 镌 刻
(2) 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摧枯拉朽 B.器宇轩昂 C.入木三分 D.诘责
2.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热情教育。
B.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活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阅读文学著名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B. 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
C. 为了防止肺炎疫情反弹,上级要求各小区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D.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为我们揭示了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更为我们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指信使,“阴”指山南水北,“烽火”指战争。
B.“孟夏草木长”,“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
C.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30篇。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份记事。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五律”或“七律”。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如《春望》《钱塘湖春行》《敕勒歌》等都是律诗名篇
5. 古诗文默写。(10分)
(1) 自古以来,诗言志。诗人在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成“诗言志”的目的。如《钱塘湖春行》中的“ , ”,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赠从弟》(其二) 中的“ ? ”,刘桢借松柏之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龟虽寿》中的“ , ”,曹操借马槽里的老马表达自己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2) 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借喻“ , ”(《与朱元思书》),真诚劝勉; 王维感叹“ , ”(《使至塞上》),怅惘抑郁。
6.名著导读学习(7分)
红军胜利地冲破了第一道碉堡防线之后,就开始了到西方和到北方的为期一年的行军。这种丰富多彩而带有许多故事的远征,在这里只能用最简单的纲要形式来述说。共产党现正在编著关于远征的集体记载,从参加了远征的百余个作家那里收集稿子,现在合计已经超过了五十万字了,但仍然是不完全的。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作品。语段中所提到的“远征”是指 。(3分)
(2)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 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4分)
A:(性格特征)
B:(人名)
C: ① ②
二、阅读(共42分)
(一) 阅读《黄鹤楼》诗, 完成7~8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汶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