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8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学生进入高一所学的第一篇古诗,意义非凡,故课前要让学生做好预习,熟悉内容。诗歌技巧和情感是本文的重点,在分析技巧和情感后,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由课文联系生活,让学生客观看待曹操,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热爱,达到教学目的。
二、学习目标
1.抓住诗眼,读懂诗歌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反复诵读,掌握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重点))
3.体味曹操之忧,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难点)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希沃白板五设置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生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多形式朗读法: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之一。
3.圈点、勾画、批注法:圈画关键词句并批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合作讨论法:探究重点问题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5.练习巩固法: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具
希沃白板五、投影仪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上台演讲,展示学生所画曹操画像,说说对曹操的认识。
师: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曹操。打开《短歌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短歌行)
设计意图:学生上台演讲,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提高语文自信力;展示学生画作,发挥学生各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知人论世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三)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