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8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A卷)
八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1)树树皆秋色,①。(王绩《野望》)
(2)征蓬出汉塞,②。(王维《使至塞上》)
(3)攀条折其荣,③。(《古诗十九首》)
(4)④,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晏殊《浣溪沙》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之情融入自然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的诗句是:⑤,⑥。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实中有虚,充满历史的纵深感,与崔颢《黄鹤楼》中“⑦,⑧”异曲同工。
(7)李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诗人常借山水以慰思乡之情,此时你不禁会想到诗句:⑨,⑩。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特种兵式旅游”为广大的年轻人提供了探索世界的更多可能性。年轻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热爱奔赴山海。他们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不同地①(yù)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之间增强了文化自信。这种“行万里路”的体验,也培养了年轻人独立应对挑战。虽然(),身心疲②(bèi),但欣赏了景山公园的夕阳,品尝了淄博的烧烤,体会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③(huò)达情怀……年轻人,何妨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充实旅程?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书)(3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意气风发悄无声息舟车劳顿 B.意气风发潜移默化舟车劳顿
C.意气用事悄无声息劳民伤财 D.意气用事潜移默化劳民伤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将其修改并写在横线上。(3分)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专题探究是深度阅读名著的好方法。请你参照示例,从《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中任选一部,围绕“英雄主义”主题,结合具体内容设计探究思路。
【示例】《昆虫记》专题探究
探究专题: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探究思路:
(1)精读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精彩段落,关注他细致观察和客观记录的方法。
(2)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领会他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3)总结探究所得,围绕科学精神写一篇心得体会,在交流会上分享。
二、阅读(65分)
(一)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4—5题。(7分)
【甲】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塞上曲(其二)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①。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①匹马还:春秋时,秦军于崤山被晋军伏击,结果“匹马只轮无反者”,即全军覆没。
4.下列对两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通过奇异画面表现出特定时空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B.甲诗一、二句展示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和我方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C.甲诗五、六句点明交战地点,直接抒发将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
D.乙诗起句不凡,极写军容的严整和旗帜的鲜明,表现唐军的巨大声势。
5.甲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