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6570字。

  2023学年第二学期宁波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
  (摘编自《网络对思维方式及思想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实现。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中,儿童要观看长达5000小时的电视节目,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大约18000小时,而同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12000小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使得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
  B.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发展的时代,人们可能为自己创造出的新技术所控制,这是“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导致的。
  C.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实现,自从电视机发明后,大众传媒就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了。
  D.媒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人们很少能做到脱离媒介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的优点是能够建立一种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和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B.有了发声渠道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因此要提高表达质量,使之成为优秀资源。
  C.澳大利亚利用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保护儿童青少年,使他们成为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媒介受众。
  D,针对新媒体带来的问题,材料一认为需要妥善处理,而材料二重点从提高大众自身媒介素养方面给出了建议。
  3.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体现具有“媒介素养”的一项是(3分)
  A.某位高中生曾用手机不停地刷微信、发微博、打游戏,发现这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成绩,主动要求父母保管他的手机。
  B.某位大学生的手机中安装《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知网等专业资料文献网站、知乎等智能软件,从大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
  C.“小猪佩奇”卡通形象备受儿童喜欢,网络就出现了有纹身、怪异发型的恶搞小猪佩奇图片,某位家长及时屏蔽这种卡通形象。
  D.新冠肺炎疫情来临,针对喝白酒、抽香烟能预防病毒的说法,某位大爷查看其发布渠道,发现是朋友圈传播,再向医生求证,知道是假的。
  4.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的区别。(4分)
  5.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