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20字。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一直是男子心中理想的配偶,《关雎》中,“窈窕淑女,①_____________ ”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2)《式微》中“式微式微,② ____________ ?”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启人深思,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两句境界壮阔,点明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结尾“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两句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
  (5)《桃花源记》中,“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两句色彩绚丽,写出了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6)《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⑨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往来翕忽”动静结合,把潭中鱼由静止不动到瞬间逃离两种情态写了出来。
  【答案】    ①. 君子好逑    ②. 胡不归    ③. 城阙辅三秦    ④. 风烟望五津    ⑤. 坐观垂钓者    ⑥. 徒有羡鱼情    ⑦. 芳草鲜美    ⑧. 落英缤纷    ⑨. 佁然不动    ⑩. 俶尔远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逑、阙、辅、羡、落、缤纷、佁、俶。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长泰就是一方如诗如画、钟灵毓秀的。甲(wò)土,912平方公里满眼皆风景。长泰历史人文积淀厚重,是千年古邑①、状元故里。它()了闽越文化和南迁中原文化,()了厦漳泉三地特色,()了山川与海洋的韵味,乙(hán)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人文。千百年来,长泰儿女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四方,以卓②绝的智慧绘就了一页页灿烂的历史篇章。崇文尚义、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务实奋进的新长泰人,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把“爱长泰、美长泰、兴长泰”的美丽实景变为规划愿景。
  (1)在①、②处填入正确的拼音,甲、乙处填入正确的汉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兼容集中融合 B. 集中融合兼容
  C. 兼容融合集中 D. 集中兼容融合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1)沃 yì 涵 zhuó    (2)C   
  (3)崇文尚义、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务实奋进的新长泰人,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把“爱长泰、美长泰、兴长泰”的美丽愿景变为规划实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沃土,wò tǔ,肥沃的土地。
  邑,yì,城市。
  涵养,hán yǎng,滋润养育;培养。
  卓绝,zhuó jué,超过一切;没有能比得上的。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兼容:同时容纳几个方面。
  集中:把分散的聚集起来。
  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第一空:根据后面的“闽越文化和南迁中原文化”可知,长泰同时容纳两种文化,应用:兼容。
  第二空:根据后面的“三地特色”可知,把三个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应用:融合。
  第三空:根据后面的“韵味”可知,把山川、海洋的特色集合在一起,应用:集中。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美丽实景变为规划愿景”搭配不当,改为:美丽愿景变为规划实景。
  二、阅读(70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①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②。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③共影,表里俱       ( 澄澈  清冽)。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④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⑤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孝宗年间,作者“治有声绩”却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经洞庭湖北 归途中 ②风色:风势。③明河:银河。④孤光:月光。⑤挹:盛,舀 取。
  3. 选出对这首词解读不正确 一项(   )
  A. 上阕简明扼要地交代地点、时令、气候,总写月下洞庭湖美色,层层推进,将读者引入佳境。
  B.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可以联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解读,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下阕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借“西江”“北斗”“万象”宏大意象,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D. 作者在词中以洞庭湖为发端,描绘了宏阔的意境,其境界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相近。
  4. 词中画线处应选用哪个词?请简述理由。
  【答案】3. C    4. 应选用“澄澈”。“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是写水天辉映一片空明澄澈,就连人的“表里”都被洞照得通体透亮。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凸显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故“表里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