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70字。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年夜,点灯笼,一盏一盏红彤彤,灯花照得脸儿红。”听着这动人的歌(yáo),你眼前是否出现了大红灯笼挂满街巷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fēn)?
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都会挂起这象征团圆的红灯笼,甲 (表现 表达)对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在闽南语中,“灯”与“丁”谐音,家家户户都将“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长辈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由先生点亮,称为“开灯”,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就由此乙 (演变 蜕变)而来。
人们常常把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写在灯笼上。比较传统的有“福”“吉祥”“太平盛世”“连年有余”等。当然,门庭、卧房等处的灯笼上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对联、格言。
灯笼因其具有的丰富内(hán),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展现着独特的(mèi)
(1)根据拼音按顺序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 演变
B.表达 演变
C.表现 蜕变
D.表达 蜕变
2.(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C.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写得汪洋恣肆,慷慨激昂,大量运用修辞手法、长短句,让充满激情的语言相互碰撞,展现出安塞腰鼓的力量之美。
D.《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3.(8分)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 ,并怡然自乐。
(2) ,蒙络摇缀。
(3) ,君子好逑。
(4)蒹葭萋萋, 。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6)《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 。
4.(8分)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开场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桃之夭夭,从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开始,古诗词的芬芳便弥漫在四季,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诵读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