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8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提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水平。一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需要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群体突破。二是完善成果转化产业生态。培育创新协同发展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定期发布前沿技术推广目录,建设高质量产业成果发布平台,遴选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专业机构。
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市场主体。一是引导产业梯次布局。通过引导创新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推动更多产业链头部企业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更多产业链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更多高端装备制造“链核”“链上”企业,以此构建“创新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深化“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建立“链主”企业牵头,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参与的产业链协作联合体。二是打造未来产业集群。一方面,培育可发挥“链主”职能的一流企业,围绕一流企业打造产业生态良好、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的未来产业集群,使产业集群成为具有空间强关联性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将集群建设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结合,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取消限制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加速企业内生集聚,形成集聚效应的产业集群。
夯实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基础,特别要加强未来产业靶向人才培养。人力资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应加强产业人才梯队建设,依托重大引才工程和人才选拔计划,促进国内外高质量产业人才在企业管理、研发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搭建功能性对话平台,加强未来产业青年英才与企业、政府的交流沟通,加快突破前沿引领技术,优化科研成果与应用端供需对接机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摘编自黄庆华《向“新”而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各地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遵循。因地制宜是由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共同决定的。从理论逻辑看,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为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与不同产业相叠加,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新动能形成的机理也是多元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必将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B.构建“创新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从而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促进产业梯次布局。
C.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共同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这也是各地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遵循。
D.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各类新技术的突破瞬息万变,对如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的配置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群体,完善成果转化产业生态,就可以提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水平。
B.材料二中的“帕累托最优”,在文中指资源配置最优化,“帕累托最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要素低效率配置,甚至是产能过剩。
C.打造未来产业集群,既要围绕发挥“链主”职能的一流企业的未来产业集群,还要将集群建设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结合。
D.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应注重扩容提质,未来产业则应侧重在研发头部环节做好制度设计,不同类别产业对加快形成新动能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因地制宜的关键是精准分类”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西藏的水、光、风、热等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大,应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方面探索实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B.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团队依托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长期致力于抗病毒药物研究,并获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C.东北地区因地制宜保护与利用黑土地,针对不同区域分类研发可持续的利用模式,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D.在上海市杨浦滨江,曾经的煤灰仓的顶部平台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这一“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变为巨大的“充电宝”。
4.试结合文本分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因地制宜”有哪些重要的内涵。(4分)
5.结合两则材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人才培养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请提出你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海蒂姑姑来访
(美)马里恩•艾什
我和妻子住在伊利诺斯州的一个小镇上。那年,海蒂姑姑突然来访,和我们一起过夏天。那时候小镇的情况特别糟,因为已经连续干旱三年了,许多家庭都已经搬到别处去了。小镇的资源越来越贫乏,居民们也情绪低落、脾气暴燥,经常为一些小事吵得天翻地覆。一些人甚至不再上教堂了。
“小镇期待奇迹。”牧师垂头丧气地说。
海蒂姑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佛罗里达州来到我们这里的。她戴着一顶天蓝色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