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90字。

  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又是一年芳草绿,正是茶农采茶时。3月30日上午,“仪路乡伴??真享美好”第二届仪征乡村旅游嘉年华捺山站——2024捺山醒茶会暨首届“绿杨春茶”采摘制作展活动在捺山地质公园成功举办。
  绿杨春茶,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它犹如春天的使者,轻轻摇yè在枝头,将生命的绿意洒向大地。它的名字,绿杨春,便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绿色的杨柳,明媚的春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每当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绿杨春茶便悄然崭露头角。它的叶片,仿佛轻轻一掐,便能掐出水来。那独特的清香,犹如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在闲xiá之余,泡上一壶绿杨春茶,仿佛就能将整个春天都装进杯子里,让人沉醉其中。
  绿杨春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态度。它代表着宁静与淡泊,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在茶香中,人们可以领略人生的起起伏伏,也可以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品味绿杨春茶,就是品味生活,品味人生。它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茶香中,人们可以放下世俗的纷扰,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安宁。
  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悄然(       )    慰藉(       )
  (2)根据拼音写汉字:闲 xiá (       ) 摇 yè(       )
  (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质公园”“嫩绿如玉”“心旷神怡”“品味人生”这几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 “正是”“明媚”“生机”分别是副词、形容词、名词。
  C. “品味绿杨春茶,就是品味生活,品味人生。”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
  D. 画波浪线句子主干为“绿杨春茶崭露头角”。
  【答案】1. (1)qiǎo  jiè  (2)暇  曳 (3)将“领略人生的起起伏伏”与“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对调位置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病句修改。
  (1)悄然(qiǎo rán):形容忧愁的样子。形容寂静无声。
  慰藉(wèi jiè):安慰,抚慰。
  (2)闲暇(xián xiá):空闲。
  摇曳(yáo yè):指逍遥;轻轻地摆荡, 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
  (3)画线句语序不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领略人生的起起伏伏”与“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位置应互换。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C.“就是品味生活,品味人生”,只有两句句式相同,因此不是排比修辞。
  故选C。
  3.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借“世外桃源”展现了作者的理想图景;魏学洢的《核舟记》,赞叹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
  B.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吴伯萧的《灯笼》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鲁迅的《社戏》叙述了“我”少年时在水乡看社戏的一段往事,抒发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C. 事理说明文侧重对事物内部事理的阐释。《恐龙无处不有》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说明恐龙灭绝原因;《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初步了解“物候”“物候学”,明白影响物候的因素。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识记的能力。
  B.鲁迅的《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
  C.《恐龙无处不有》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并不是为了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
  D.《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故选A。
  4. 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秦风》)
  (2)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