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60字。
南平三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抽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诗歌,让每一个中国人显而不露的情感,有一处安放灵魂的桃源。或写景,或言志,或传情,经千百年流转,诗歌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文化传承:在《关雎》中,我们见证了“① ,君子好逑。”的美好爱情;《蒹葭》中“② ,道阻且长。③ ,宛在水中央。”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对心中伊人的执着追求;《式微》中:“微君之躬,④ ?”让我们感受劳役民众对统治者的沉郁愤懑;《子衿》中“⑤ ,如三月兮!”让我们体味相思女子对心上人的真挚思念。此外,吟诵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⑥ 。”我们感受到桃林繁花遍地的美景;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我们从“⑦ ,⑧ 。”读出景物的幽寂和作者被贬后心境的凄清。;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领略了洞庭湖“气蒸云梦泽,⑨ 。”的雄伟气势;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我们理解了那份“⑩ ,天涯若比邻。”不以山水为远的真挚情谊。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 ① (zhǔ)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这一创意, ② (zhāng)显着传统与现代的(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让数字人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如火如 ③ (tú)。这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 )的“外表”,还兼具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这些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1)根据拼音,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激荡 演绎 栩栩如生 B.激荡 演变 熠熠生辉
C.动荡 演绎 栩栩如生 D.动荡 演变 熠熠生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打开了新的方式。
B.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数字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C.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D.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方式。
3.读书要读经典,读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如果要向亲朋好友推荐《说文解字》或者《诗经》,你会如何推荐呢?请你结合其中一本书的具体内容作简要阐述(6分)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7分)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归:出嫁。② 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叶子茂盛的样子。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B.本诗在章法结构上别出心裁,并没有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C.本诗开篇象征意蕴丰富缤纷,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强烈的色彩感。
D.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5.“桃之夭夭”四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试结合诗歌内容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