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51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根据表格项目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
诗人 作品 名句填空 诗句内涵
王维 《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①_____。 诗人在竹林里,虽然人不知,却并不感觉孤独,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____。 突出表现游子怀念故园之情。
岑参 《逢入京使》 马上相逢无纸笔,③____。 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柔在对帝京、故园的眷恋,豪在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乐府诗集》 《木兰诗》 ④_____,壮士十年归。 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韩愈 《晚春》 ⑤_____,_____。 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礼记??杂记下》 ⑥____,_____。 比喻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后来也比喻生活或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有节奏地进行。
【答案】 ①. 明月来相照 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③.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 将军百战死 ⑤.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⑥.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⑦. 一张一弛 ⑧. 文武之道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榆荚、惟、弛”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此刻让我们遨游于经典课文之中,体验人生,感悟情怀。
博学睿智、鞠躬尽瘁( )的邓稼先,鲜为人知,至死不懈;目不窥园、屏息凝神的闻一多,qiè( )而不舍,可歌可泣。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
壮阔险要的燕山峰峦,花木兰俯kàn()殷()红的疆土,马革裹尸又何妨;春风满洛城的玉笛声中,李白客居他乡,吟唱故园情;幽篁深林处,王维明月相照,烦恼唤然冰释。闲暇之时,低声吟诵,让诗词陶冶性情,静化心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鞠躬尽瘁( ) ②qiè( )而不舍 ③ 俯kàn( )④殷( )红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改为_____ ②_____改为_____
【答案】(1) ①. 鞠躬尽瘁(cuì) ②. qiè(锲)而不舍 ③. 俯kàn(瞰) ④. 殷(yān )红
(2) ①. 唤 ②. 改为涣 ③. 静 ④. 改为 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不辞辛劳,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于国事;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俯瞰(fǔ kàn):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殷红(yān hóng):鲜红色还带着黑。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唤然冰释——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矛盾、风波完全消除,也可比喻疑团解除。
静化——净化: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史事。
B.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出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C.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根据这个知识,我们可以判定我省的江阴市位于长江以北。
D. “我看见奔流似 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这句话中“似的”“嗥鸣”“和”“里”词性分别助词、拟声词、介词、名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司马迁”有误,应为:司马光。“纪传体”有误,应为:编年体;
C 江阴市位于长江以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