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370字。

  东湖高新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古诗文积累(7分)
  1. 古诗积累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其中“蒹葭”指的是_________。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的名句极具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淼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答案】    ①. 所谓伊人    ②. 芦苇    ③. 波撼岳阳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本题注意“伊”“撼”的正确书写。还亚欧注意“蒹葭”的解释为“芦苇”。
  2.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异: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
  (3)高可二黍许           可 :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
  【答案】(1)异:对……感到奇怪;(2)延:邀请(邀约、请);(3)可:大约;(4)西:向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异:对……感到奇怪  。
  (2)句意:其他的人又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延:邀请。
  (3)句意: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可:大约。
  (4)句意: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西:向西。
  (二)语言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成为文艺创作的新风尚。从流行的各类文创产品到“戏曲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等活动,从以《千里江山图》为创意起点的舞剧《只此青绿》到以唐俑为灵感创作的节目《唐宫夜宴》,从文创热、汉服热到传统生活美学的讨论……可以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创新性发展【B】是多方位【C】多层次的【D】这些成果正在滋养着当代文艺创作。
  ②如今,传统文化的营养日益构成当代文化的底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社交礼仪等。当然,也包括当下的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基于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更要善于发掘中华文化资源      时代语境和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促进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深度      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有机      起来,      中华文化生命力。
  ③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艺术创作,不是对古典艺术简单的复制以及模仿,而是融入当代文化视野和审美理念的一种艺术创造,其形态和意蕴既是古典的又是时尚的,彰显的是当代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表达力。比如,借助良好的创意和数字化技术支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戏曲研学创演节目《拿手好戏》,以沉浸式体验为主,设计阅关谜题,锤练学员们的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功夫,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这个节目正是通过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通过唯美的视效,展现传统戏曲的隽永魅力。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影视化表达,大众使戏曲有了真实的感悟和真切的认知。引发观众感慨“美哉”的,是历史情怀,是中华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密码。
  3.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俑 yǒng B. 底蕴 C. 潜qián移默化 D. 锤练
  4.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立足    结合    融合    激励 B. 立足    融合    结合    激活
  C. 适应    结合    融合    激活 D. 适应    融合    结合    激励
  5. 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可以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创新性发展【B】是多方位【C】多层次的【D】这些成果正在滋养着当代文艺创作。
  A. 、 B. , C. , D. 。
  6.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影视化表达,大众使戏曲有了真实的感悟和真切的认知。
  A.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影视化表达,戏曲使大众有了真切的认知和真实的感悟。
  B. 沉浸式体验和影视化表达,使大众对戏曲有了真切的感悟和真实的认知。
  C.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影视化表达,大众对戏曲有了真实的认知和真切的感悟。
  D.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影视化表达,使大众对戏曲有了真实的感悟和真切的认知。
  7. 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创意和技术的融入。”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 第①段结尾 B. 第②段开头 C. 第②段结尾 D. 第③段开头
  【答案】3. D    4. B    5. C    6. C    7. D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D.锤练——锤炼。锤炼:磨炼。钻研,反复琢磨。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立足:处在某个立场。适应: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本处指中华文化资源所处的历史方位,因此应选用“立足”。
  结合:彼此发生密切联系。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