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060字。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 五个大题,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班级开展“秀秀我最爱的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请你欣赏下面同学们的展示并完成任务。
  1. 小商搜集了有关民俗文化的素材,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在流水潺潺的古老村落中,还是在灯火璀璨的大都市,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清嘉录》序中写道:“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民族风俗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它可以是一场震 ①  (憾 撼)人心的安塞腰鼓,也可以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苗族剪纸,又或许是令人亢奋的热巴鼓舞……这些民俗文化或磅 ②(礴 薄)或恬静或豪迈,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小商作出选择。(    )
  A. kàng páng kuò B. gāng bàng kuò
  C. kàng páng tián D. gāng bàng tián
  (2)语段中横线①②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替小商工整书写。
  (3)文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有语病,请帮小商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C    (2)撼 礴   
  (3)把“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调换位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
  磅礴——páng bó,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
  恬静——tián jìng,安静;宁静;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
  震撼:震动;摇撼。
  磅礴: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与“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交换位置,因此正确的句子为: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2. 自古以来,正月十五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班级为了丰富活动形式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请你参与。
  (1)赏花灯,补诗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观赏完花灯后,小商发现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关于民俗的内容,于是整理了如下资料,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春社将近,一路上迎神的乐器声随处可闻,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⑤_____,⑥_____”就记录了村民吹箫打鼓迎接春社的热闹场景;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岑参的“⑦____,⑧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有写到重阳节登高饮酒以避灾祸的习俗。
  【答案】    ①. 寤寐思服    ②. 白露未已    ③. 无为在歧路    ④. 一日不见    ⑤. 箫鼓追随春社近    ⑥. 衣冠简朴古风存    ⑦. 强欲登高去    ⑧. 无人送酒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寤寐、未、已、歧、箫、欲”等字的写法。
  3. 下面是小商为“我最爱的民俗物件”栏目搜集的资料,可他不小心把其中几句话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排好序(    )
  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   ,    ,   ,   ,   ,这些泛指年节之时张贴的民俗画,亦即年画。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才第一次出现了“年画”这一说法,并被沿用下来。
  ①年画虽形成于宋代,但此时并没有年画这一称呼,而是称作“纸画”
  ②清朝初年,北京把年画叫“卫画”,因为当初北京销售的年画多出自天津的杨柳青
  ③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
  ④明代宫中叫作“贴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