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90字。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穷秋塞草腓 腓:茂盛
B.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C.斗酒十千恣欢谑 谑:玩笑
D.危樯独夜舟 危:高的
2.课内知识检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字摩诘,世称王襄阳。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适和岑参,并称“高岑”,《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塞之事。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C.随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张若虚、刘希夷、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D.李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的诗境界阔大,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白居易曾经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 , 。
(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 , 。
(3)《锦瑟》中“ , ”两句,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传说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众官反对自己变法之“汹汹然”的原因是:世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媚众,皇上想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而自己“ , ”。
(2)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的原因是“ ”,批评赵国不能武力抗秦到底的句子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的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4)《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写诗人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 , 。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