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40字。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8页, 共五道大题, 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 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 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端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仅蕴含了中国人对平安健康、国泰民安的期盼,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端午文化,初一年级开展以“刚健端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学习活动一:探源
  文献检索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向大家介绍端午的起源、习俗。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甲】这些文字出自西晋古籍《风土记》,是迄今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治学严jǐn的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中国人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过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祭龙的节日。áo游于云天雾海的神龙,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更是勇猛精进的象征。当中国龙走进端午,赛龙舟便成了端午的重要节俗。先秦古籍《穆天子传》【乙】战国的“羽人竞渡纹铜钺”都印证了龙舟竞渡的悠久历史。大约在汉末,人们将纪念屈原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对端午的赛龙舟进行了新的诠释,不仅突显其力争上游的昂扬精神,更赋予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因此,传统文化学者李汉秋说,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中富有刚健气息的节日。
  1.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汉字的书写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zǎi yǔ 谨 遨                        B. zài yǔ 谨 翱
  C. zǎi yù 禁 翱                        D. zài yù 禁  遨
  2.在【甲】【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   【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学习活动二:采风
  民俗采风小组走进端午活动现场,参加民俗活动。
  3.一位同学观看赛龙舟后,将赛龙舟的场面写到作文中。下面是他的部分初稿,请你帮他检查、修改。
  上午九点,江上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不期而至。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轰轰烈烈的龙舟比赛正式开始。经验丰富的鼓手敲着大鼓,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精神抖擞的划手划着船桨,劈波
  斩浪,精诚团结。龙舟像条条蛟龙,飞腾跳跃,奋勇争先,场面惊心动魄。岸上的观众激动万分,为自己心仪的龙舟,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1)你检查文段发现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不期而至        B.轰轰烈烈        C. 精神抖擞        D. 惊心动魄
  (2)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作出修改。(2分)
  答:       
  4.元明清时期的端午,斗草游戏盛行。请你和同学们也来体验一下植物与文学相融之趣。
  体验项目:对花草名
  游戏规则:所报花草名要和对方报的花草名形成对仗,等同于对联。
  请根据游戏规则,将下面的选项(只填序号)填到相应位置。(2分)
  ①罗汉松   ②一堤杨柳绿   ③观音柳    ④柳依依   ⑤垂杨奇石草    ⑥三径菊花黄
  出句 对句
  学习活动三:传承
  宣传小组负责端午活动总结,让大家更好地体悟端午意蕴。
  5.小组同学制作了四幅端午宣传海报,下面对画面主要内容、书体特点和人文内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0==
  6
  端午 8墨端午
  海报一 海报二 海报三 海报四
  A.海报一解说:远山如黛,一把青铜古剑跃然其上,配以瘦劲挺拔的篆书,既展现了端午日打造纯阳之剑的习俗,也寓示着君子的刚正气节。
  B.海报二解说:一把打开的折扇,扇面上角粽晶莹,扇下是行云流水的行书,端午赠扇既有驱邪避暑的意义,也有仁风清扬的美好寓意。
  C.海报三解说:龙舟划手齐心协力,奋楫向前,配以纵任奔逸的隶书,既表现了端午赛龙舟的习俗,也让人感受到奋发向上的昂扬精神。
  D.海报四解说:爱国诗人屈原涉江而上,配以端庄方正的楷书,既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高尚人格,也能表现端午深厚的家国情怀。
  6.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表活动感言。请用上“了解”“理解”两个词,写出你参加活动的感想。(30字以内)(2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 默写, 完成7-11题。(共7分)
  7.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9.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