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40字。
“探界者”钟扬
教材分析
《“探界者”钟扬》是一篇人物通讯,报道了复旦大学教授、植物学家钟扬的事迹。
钟扬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他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他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复旦教授钟扬,他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经过测算,在‘科’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有我国植物物种的1/3;在‘属’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的植物物种超过全国1/3。然而,这一数量远远被低估了。”钟扬说。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成。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一场车祸让钟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3岁。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钟扬曾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的梦就是收集种子,培育人才;他的梦就是启迪梦想,播种未来。他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教学目标
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本文通过矛盾冲突和侧面描写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题人物导入
他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他有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每个少数民族至少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他留给父母、妻子以及双胞胎儿子的时间,远不及他留给学生和大山的时间长……他,就是植物学家钟扬。
2018年获得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