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50字。
2024年上学期课堂练习★★★
七年级语文
时量:120分 满分:120分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 )
A. 商酌zhuó 晶莹yín 妥贴以身作则
B. 迷茫wǎng 契约qì 竹篾仙露琼桨
C. 别扭biè 迸溅bìng 遗撼如释重负
D. 修葺qì 凝望níng 拖沓悲天悯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晶莹yín——yíng,妥贴——妥帖;
B.迷茫wǎng——máng,仙露琼桨——仙露琼浆;
C.迸溅bìng——bèng,遗撼——遗憾;
故选D。
2.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电影都在发生转向,海阔天空的想象、超级英雄的传奇、飞檐走壁的历险、霸道总裁的浮夸,似乎都远不如身边苦难、现实困境、生存关怀更加具有震撼力。
B. 进项目组时,他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青年”了,在自动化码头这块几乎是零经验,他像小学生一样不耻下问。
C. 观众明明被逗得忍俊不禁地笑了,却也同时在为每个人物感动落泪,不禁又要叫绝。
D. 在人才培养上,李文丽也总是倾囊以授,诲人不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海阔天空:指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也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句中形容想象漫无边际,使用正确;
B.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句中形容年过半百的他向别人请教,使用正确;
C.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忍俊不禁”和“笑了”语义重复,使用不当;
D.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句中形容李文丽对他人的教导,使用正确;
故选C。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B. 我们讨论并阅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感触很多。
C. 30岁时,普通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约1000毫升左右 空气,而到70岁,这一数字降至不到500毫升。
D. 当发生荨麻疹时,家长应注意防止宝宝因瘙痒用手去挠抓,以免越抓越痒导致病情加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A.搭配不当,依据“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可知,句中的“眼花缭乱”与“歌声”不搭配,可将“眼花缭乱”改为“如痴如醉”;
B.语序不当,依据“讨论并阅读”可知,应是先阅读,然后才能讨论。所以,应将“讨论”和“阅读”的顺序颠倒一下;
C.语意重复。句中的“约”和“左右”意思一致,任意删去一个即可;
故选D。
4. 下面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驿路梨花》这篇散文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场景。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 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C. 《游山西村》是陆游罢官闲居在家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D.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南归、刚刚离开京城所写诗歌,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手法,移情于物。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驿路梨花》体裁是小说而非散文;
故选A。
5. 下列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掌握了知人论世的原则,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①“尚”同“上”,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②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③知人论世的原则,提出研究作品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
④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 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就需要了解古人及其所处的时代
⑤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②①③④ D. ⑤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衔接排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