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10字。
《师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正反论证。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教学重点: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正反论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析文题
尊师重道、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而踏入学校的大门后,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伴随着我们一生。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师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愈的《师说》,看他如何解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二、作者介绍,了解背景
韩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因祖籍是昌黎郡望族,顾以郡望称。也称“韩吏部”,因官至吏部尚书。也称“韩文公”,因为死后谥号为“文”。
韩愈写《师说》,是因为当时士大夫读书的风气不好,都采用门阀制度。贵族门阀自认自己的血统高于寒门,贵族子弟不用从师学习,有高贵的血统就可以蔑视他人。贵族子弟不管学识怎样,最后都可出来做官。士大夫们都养成了“耻学于师”的风气,都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向地位低下的人从师学习,还会遭到别人的耻笑。韩愈为了扭转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批判士大夫之族以血统论高低的不良之风,鼓励后学从师的风尚,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齐读第一段。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从师学习?
明确: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増加力度。
老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核心,是目的。道,就是儒家思想。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是一种提倡进取、鼓励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授业,指传授学业,是一种手段。业,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解惑,是具体任务。从而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句话,明确的提出了从师的必要性,,从师学习的问题已不容置疑,接着就自然而然把话题引到了择师的标准上。
择师的标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