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1张,教案约2140字。

  社戏
  一、素养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2.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难点: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人们将对他怎样称呼?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他会怎样向后辈嘱咐? ”这里说的是谁?引出鲁迅小说《呐喊》,引入课文。
  图片《南巡图》中的社戏——题解
  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二.字词积累检测
  三.整体感知
  a.默读全文,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并根据线索大致划分全文的结构。
  明确:线索:到赵庄看戏。
  1)随母亲小住平桥村。
  2)到赵庄看社戏。
  3)看社戏后余波。
  b.通读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主要事件,填写在课本思考探究一。
  明确: 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夜归航→回程偷豆→公公送豆
  四.任务一:【我的乐土】
  阅读1-3段,小组交流讨论: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
  预设:见PPT
  A、优美的环境 B、得到优待 C、有趣的生活
  小结:
  第二、三课时
  一、回顾
  二、任务二:【我的乐趣】
  阅读14~21段,思考:戏好看吗?豆好吃吗?
  提示:关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圈画相关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