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120字。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读者的喜爱。对李白诗歌的注释、评点、和韵、拟作等数量很多,形成丰富的接受史。但也有一些读者发现李白诗歌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因此对其进行批评,甚至删改。
对李白诗歌的删改有两种方式。第一,改动诗歌的字词。如《静夜思》宋刻本作: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但在明清时期的选本中,文字逐渐发生变动。“看月光”在李攀龙《唐诗选》、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等选本中均为“明月光”,“望山月”在李攀龙《古今诗删》、乾隆《唐宋诗醇》等选本中均为“望明月”。经过众多名家名选的接力,以及《唐诗三百首》等普及性较大的蒙学著作的推动,《静夜思》今天通行的版本变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啼不尽”,在高棅《唐诗品汇》、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乾隆《唐宋诗醇》、孙洙《唐诗三百首》等选本中,均改为“啼不住”。这些对诗歌字词的改动,并没有版本依据,是后人从审美角度出发作出的主观判断,却得到诸多选本的赞同。第二,删去部分诗句。这种删改的方式最为常见,有时删去部分诗句,会改变诗歌的体式。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是乐府诗,陆深删去此诗后四句,刘大櫆《历朝诗约选》亦然,吴昌祺《删订唐诗解》也认为:“去后四句,竟似五言律矣。”而且,大部分选本在删节诗句时,并未向读者说明删改的情况。读者在没有其他文本参考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误导,从而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者的创作风格等产生错误的理解。
李白的诗歌并不是唯一被删改的对象。苏轼曾删去柳宗元《渔翁》的结尾两句,将其改为七言绝句,引发争论。明代的陆深受此启发,删去李白《关山月》的最后四句。苏轼也曾删改李白的诗歌。朱熹提到,苏轼在抄写李白《行路难》(其三)时,“中间节去八句”,将“前四句与后四句合焉一首”,重新组成一首诗歌。明代的朱谏认可苏轼的做法,认为“宜节而去之也”。对陆深和朱谏而言,苏轼对前人诗歌的删改行为具有表率作用。
与天才、豪放的性格和“斗酒诗百篇”的创作方式相关,李白的诗歌“飘逸绝尘”,无愧于“诗仙”的称号。但在一些批评家的眼中,李白的诗歌并非完美无瑕。如苏轼认为李诗有不少“临时率然之句”,严羽认为李诗不免“捷笔失捡”,许学夷认为“太白多露语、率语”,存在一些瑕疵。删改者从自己的审美观念出发,对李白诗中瑕疵进行删改。
那么,对李白诗歌的删改,具体针对哪些瑕疵?删改之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以题名严羽评点的《李太白诗集》为例,严羽对《白头吟》“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祇今惟见青陵台”四句不满,认为“此四句为赘,诗人好尽,往往病此”。严羽认为李白的诗歌有“赞”“尽”等缺点,删去这些诗句,不仅不影响内容表达,反而使诗歌更加“清净”、更为凝练。
与严羽相同,朱谏认为《行路难》(其三)“中间八句诚为堆叠,有犯诗家点鬼录之病,宜节而去之也”。可知,删改者认为李白诗歌意思表露太尽,虽与李白性格相符,却导致诗歌缺少韵味。
应该注意的是,诗歌中含蓄蕴藉的风格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备受瞩目,无论是后代的诗人还是诗学理论家,皆对其诗歌作品有删改。
B. 后人对《静夜思》中“望明月”和《早发白帝城》中“啼不住”的修改有版本依据,所以得到了诸多选本的认同。
C. 苏轼通过删改来改变诗歌的体式,他不仅删改李白的《行路难》使其变为八句,还删改柳宗元《渔翁》变为绝句。
D. 李白诗歌中不符合删改者的诗学理念和审美观念的作品,经过批评和删改,变得更加完美,对此作者持肯定态度。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后人对李白诗歌的删改多采取改动诗歌字词和删去部分诗句两种方式,但是删改后却不加以说明,容易误导读者。
B. 李白的诗歌创作不仅关联豪放不羁的性格,还体现“斗酒诗百篇”的创作方式,许学夷认为其多使用率语和露语。
C. 针对严羽和朱谏的观点,作者认为他们二人的删改有强行改变李白诗歌风格的嫌疑,故不利于诗歌风格的多样化。
D. 后人批评、删改李白的诗歌,却无人否定李白,而是弥补李白诗歌存在的不足,这利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进步。
3. 下列对诗歌的删改,能佐证第二种删改方式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河岳英灵集》所收《将进酒》无“将进酒,杯莫停”两句。
B. 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只截取《月下独酌》(其一)前四句。
C. 刘大櫆《历朝诗约选》删节20首李白诗歌。
D. 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至少改动5首李白诗歌的字词。
4. 文中画横线部分连用两个问号,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5. 依据全文内容,请从“删改观念”“删改角度”和“删改意见”等角度组织语言,将结尾段括号处缺失的部分补充完整。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荒山夜行
刘维锋
大雪塌了屋顶,城中亲信阻于路。百无聊赖,老人执灯,小儿执棍,雪夜游荒山。
雪不辍,夜无垠。灯火缩成绒球,风中摇曳,摆弄纤细的光。村中无人,旧日春联斑驳,风中猎猎作响,看门狗对空吼叫。
“像丧家犬。”小儿笑道。
这不是什么好话。老人晃了晃提灯,火光微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