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字。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
2024.6
一、基础??运用 (共 17分)
学校开设“爱我昌平”综合实践课程。你所在的小组选择十三陵水库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调查报告。请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 在报告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十三陵水库调查报告”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调查目标
①了解十三陵水库修建的历史,认识十三陵水库发展的意义。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②调查涉及官方网站、有代表性的展览、相关新闻报道等,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建造起源】
③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温榆河支流东沙河上,紧邻明十三陵地区,因而得名。十三陵地区是一个盆地,周围群山环抱。每遇夏季暴雨,山洪暴发,农田□村舍常被滔滔浊浪冲垮。洪水过后,这里又会变成鹅卵石沙滩,干旱异常。
④据2010年出版的□昌平文史资料□载,在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十三陵地区视(查/察)时说: “北京名胜古迹甚多,风景优美,但有山无水是美中不足,尤其是十三陵这个名胜古迹,是外宾必游之处,有山无水是一大遗 (憾/撼)。若能修个水库,有个大的水面,那就更美了□
⑤因此,为解决周边的自然灾害问题,缓解北京市缺水问题,也为旅游作贡献,北京市委开始规划和设想在十三陵地区修建水库。
2. 小组需要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依次填写的汉字作出判断,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shězǎi 察 撼 B. shèzài 查 憾
C. shèzǎi 察 憾 D. shězài 查 撼
3. 在文段□中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 》 。 ” B. 、 “ ” ” 。
C. , 《 》 。” D. , “ ” ” 。
【建造过程】
①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修建工程破土动工。水库的修建得到社会各界支持,近40万人参加了义务劳动。他们先后从四面八方来到工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把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视为一种荣誉。经过160个日日夜夜地艰苦奋斗、,东起蟒山,西依汗包山,长627米、高29米的水库大坝终于建成。7月1日,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隆重举行。
②气势磅礴的十三陵水库,【甲】着所有劳动者的心血,【乙】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非凡决心。
4. 根据小组意见,需要在横线处补写一个符合语境且与“艰苦奋斗”结构相同的短语。下列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 坚持不懈 B. 无私奉献 C. 不屈不挠 D. 同心协力
5. 根据小组意见,在文段【甲】 【乙】两处填入词语。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 )
A. 凝聚 见证 B. 凝聚 验证
C. 聚集 验证 D. 聚集 见证
【后续发展】
十三陵水库不仅是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的,也是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等众多赛事相继在这里举办。十三陵水库周边的七孔桥花海、永乐青年体育大本营、蟒山公园等网红打卡地,带动着周边旅游民宿业的发展,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现实。2021年,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十三陵水库水利风景区成功入选《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如今,十三陵水库已成为镶嵌在燕山脚下的一颗耀眼明珠,也是昌平城市的发展之眼。
6. 小组成员对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有异议。你认为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 )
A. 综合水利设施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旅融合胜地
B. 综合水利设施 文旅融合胜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C. 文旅融合胜地 综合水利设施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D.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综合水利设施 文旅融合胜地
7. 你想知道“发展之眼”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眼”的解释:①器官,眼睛。②小洞,窟窿。③事物的关键所在或精彩之处。④围棋用语。⑤眼力。⑥量词。⑦戏曲中的拍子。根据词典解释,你认为“发展之眼”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______。
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
①,造海移山酬壮志;惠民兴国,惊天动地。
②十三陵水库的建成具有重要意义。十三陵水库不仅在防洪、水利、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当年的劳动场面已成为历史,但艰苦奋斗、众志成城的建库精神却永不过时,永存世间,成为一个时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