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2150字。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二语文
  2024.7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藏品不断丰富、观众不断趋新、技术不断dié代,博物馆作为文化空间和社交媒介,如何创新展览、吸引游客、传播文化,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话题。
  现今,专题展览成为常态,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历史事件展开。为展览设定更具纵深度和集中性的专题,会对游客更具吸引力。中国国家博物馆从陕西历年文物中精选出120套唐代精品文物,举办了“大唐风华展”,广受好评。原本在多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散碎的文物,在博物馆展览中被纳入了历史的谱系,让观众系统地感受盛唐时代对“美”的定义。
  以“云展览”“云直播”等为特征的博物馆教育新业态已然形成。奇思妙想的文化创意、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一步步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活的美好交汇。国家博物馆的“华cǎi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表现我国四大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让观众在观展时如临其境。当前,文化与旅游呈现加速融合的趋势,“逛博物馆”成了人们文化休闲生活的“必选项”。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万人次。大家爱逛博物馆,既因为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也少不了文创产品的加特。一支故宫口红,描绘华美隽永的东方色彩;一枚敦煌书签,定格浪漫奇绝的文明姿态。……
  此外,博物馆也越来越“出圈”了,成为多元文明互鉴的纽带。不久前,曾侯乙铜鉴缶等一批珍贵文物亮相美国旧金山,青铜时代艺术瑰宝引海外惊叹;未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则将亮相湖南,以东西方的历史对话述说文明的共情交融。走出国门向海外展示的华夏瑰宝,承载的是中国的开放、包容与自信,以及与不同文明交流、共生的诚意与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虽然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边界一直在扩大,但教育始终是重要功能。部分博物馆在追求创新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活动“游而不学”,体验项目过度娱乐化;有的博物馆打造出“网红馆设”,却没传递出展品价值。
  一器一典管窥古韵,方寸之间尽览千年。博物馆,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历史长卷、一座文明交融的文化桥梁、一本翻不尽的未来之书。博物馆的力量润物无声,烛照前程。参观博物馆是寻根和启迪,不忘民族之来路;建设博物馆是保护与传播,继承文明之辉煌。
  (取材于李康化、谭皓君、谭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博物馆,又称虚拟博物馆或线上博物馆。有人担心数字博物馆会取代实体博物馆,但不少学者认为这不会发生,因为博物馆体验是基于现实的,数字博物馆无法为观众提供真实展品。此外,安•明茨指出:“在三维物体变为二维时,总有一些东西遗失了。在电子屏幕上,油画没有纹理;小小的雷诺阿和巨大的大卫看起来是同样大小的;电子显色
  1. 材料一中加点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叠 彩 jùn    fǒu B. 叠  采 juàn   fǔ
  C. 迭 彩 juàn   fǒu D. 迭  采 jùn    fǔ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专题展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题展览是以特定主题或历史事件为核心的展览。
  B. 专题展览纵深度强,能让观众在观展时如临其境。
  C. “大唐风华展”广受人们的欢迎,得益于专题展览。
  D. 专题展览或可将散碎的文物纳入到历史谱系之中。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明茨认为人们在数字博物馆中所见与现实文物有别。
  B. 优质的数字博物馆能够增强人们参观实体博物馆的意愿。
  C. 相较于电脑端形式,欧美的数字博物馆多采用手机端形式。
  D. 据用户偏好采用的交互模式可让用户与文物产生深层链接。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创产品助力“逛博物馆”成为人们生活“必选项”。
  B. 博物馆创新展览形式需要考虑传递展品的教育价值。
  C. 网络时代中成长的新一代更容易接受虚拟形式的博物馆。
  D. 我国数字博物馆虽然藏品丰富,但是机构跨界合作不足。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博物馆在追求创新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迭”指更换,“叠”,指重复,累积。句中强调技术不断创新,应该用“迭代”。
  “彩”指颜色、花样,“采”指精神、神态,句中指“石窟艺术沉浸体验”花样多,用“华彩”。
  “隽永”的“隽”读“juàn”,指意味深长;“隽秀”的“隽”读“jùn”,通“俊”。
  “铜鉴缶”的“缶”指器具,注意和“缸”区别开。
  故选C。
  【2题详解】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六曰厚农桑。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诗》有《七月》之篇,陈王业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浙江诸路,岁籴米六百万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