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10字。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第 1题6分,每句1分; 2-9题每题2分)
  [活动一诵读诗词名篇 ]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诗词名篇,寄寓着无限的情思和感悟,融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读《诗经》,我们从“            , 白露为霜” 中感受着草木明净的自然之美,从“窈窕淑女,       ”中感受着先民对爱情的追求;读《卖炭翁》,我们从“              ,            ”的肖像描写中感知卖炭翁苍老艰辛、饱经风霜的劳动者形象,感受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从“               ,               ”中感受到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即使离别也要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2.下列对一首五律领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        。(颈联)
  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活动二品悟先贤情怀]
  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资料。阅读这几段文字,完成3-6题。
  ①“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唐天宝三年(744) ,33岁的杜甫与44岁的李白初次相遇于东都洛阳。他们遍游山水古迹,他们畅谈诗酒人生,他们相约、相伴、相行。虽然李白早已名满天下,虽然杜甫刚刚崭露头角,虽然他们整整相差了11岁,却因着“宿命”相识、相知、相惜,结下了一生最为珍贵的友谊。
  ②“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李白狂歌放酒、恣意潇洒,他高昂着头,看到的是蓝天的浩渺,雄鹰的搏击,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辗转漂泊、半生蹉跎,他低垂着头,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沟壑的幽深,因而忧心忡忡,歌声(qT) ①苦。
  ③“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仙”出世,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 入世,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跋涉。李诗秀于神,杜诗美在骨。两人都以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代诗坛一片“高不可及”的②瑰(A.guT B.gul) 丽天空:都以博大的胸襟,文学史上谱出了“文人相重”的一段千古佳话。
  3.根据短文,为①处拼音填写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
  ①                        ②                
  4.依据文段,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谱出了一段“文人相重”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B. 谱出了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
  C.一段 “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在文学史上被谱出。
  D. 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被谱出了。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用三个“虽然”构成排比,使句子内容层层递进。
  B.第①段中"宿命”加上双引号,强调两人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C. 名满天下、恣意潇洒、辗转漂泊、忧心忡忡,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D.第②段中“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很难。文中用“崎岖”一词实写杜甫站在山顶所见到的景象。
  6.在“猜诗比赛”环节中,一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线索,请从赏析诗句的角度再编写一条B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活动三传承优秀文化]
  7.下面是一个同学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写的一段感言,请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使句式和语意与上文连贯一致。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喜怒哀乐,就其本质,往往都有相似的成因。千年前的古人和今天的人们,同样为生活烦恼,同样存在感情困扰,同样为美好事物称赞,             。今天的人们不一定会写古诗词,但今天人的内心一-样有诗情的感觉。人类尚在,诗意永存!
  8.为营造活动氛围,请给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9.小琪在活动中听到同桌小明抱怨古诗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