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590字。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科幻电影是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具有独特的创作特征和美学价值,对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地球灾难、末日危机、外星人入侵地球等,其结果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终结。导演用悲剧的创作手法,展现出未来悲观主义的强烈情感和深刻洞见。“悲剧美”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式,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悲剧审美最早源自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无法逃避的宿命感就是悲剧性得以产生的前提。悲剧美能够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科幻电影《独行月球》貌似是一部“喜剧”,但实际上其内核却包含着荒诞与抗争的命运悲剧,通过主人公独孤月在一个人的月球之旅中完成对人类的拯救和自我救赎。
“崇高美”是指人类在探索宇宙、战胜自然、开创未来等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价值感。太空科幻是最能展现人类对广阔宇宙的探索欲望和冒险精神的典型。崇高美作为审美范畴中的一种,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人们在面临未知危险或灾难时,既敬畏恐惧、又敢于冒险,既渺小脆弱、又坚韧强大。崇高美往往伴随悲剧美,很多科幻电影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矛盾性。《流浪地球》中体现的崇高美,不仅是主人公牺牲自我、拯救人类的道德高尚,更在于全人类为守护家园所做出的抗争,当“地球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而且这个悲剧结果早已被人工智能推演出来,但是人类最终总能团结起来,在无力中奋起、在悲痛中抗争,悲剧中的“崇高美”由此生发出来,产生强大的戏剧冲突和艺术感染力。
科幻电影通过特定的时空语境和奇观想象,关注生态环境、技术走向、生命意义、未知影响等伦理问题。科幻电影中所包含的忧患意识、前瞻思想、未来生存等都在向我们展示人类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多种解决方案。科幻提供给人们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反思科学、改变世界、开创未来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科幻既让人们感受到科技带给世界的进步,又启迪我们辩证地思考科技影响下的人类生存和未来命运。中国的科幻是具有科技向善理念、重视价值引领的文化产品。
科幻电影通过科技与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出丰富而深刻的美学价值。中国科幻电影要把握时代机遇,加强内容原创,提高制作水准,创新审美表达,打造中国特色的科幻美学。
(摘编自金韶《科幻电影中的科技文化和审美价值》)
材料二:
从词源学的角度而言,乌托邦意指现实中没有的地方。由于不存在于现实,乌托邦于是就成为人类对超越现实的想象之境。科幻片的时空维度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因此,科幻片这一电影叙事类型天然具有表达乌托邦的功能。如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潘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科幻电影导演用悲剧的创作手法,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情感,能够引发观众共情,从而使其获得审美的感受。
B. 悲剧中的“崇高美”可以产生强大的戏剧冲突和艺术感染力,这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C. 科幻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我们还需要有科技向善的人文理念,重视科幻电影的价值引领意义。
D. 科幻电影天然具有表达乌托邦 功能,这是由其时空维度的特点决定的,即科幻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超越。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灾难、末日危机等情节在科幻电影中带有悲剧色彩,反映出了悲剧美,这是效仿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的结果。
B. 科幻电影能够展现出既渺小脆弱、又坚韧强大的人物形象;启迪我们辩证地思考科技影响下的人类生存和未来命运。
C. 科幻电影可以展现出反乌托邦的美学立场和价值判断,反映出了人们对现实社会存在的缺陷和科学自身发展的反思。
D. 古代中国文化强调救世情怀,契合科幻片的美学精神,中国科幻片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必然会走向成功。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科幻电影《大都会》表现出对未来社会机器人将加剧不同阶层对立的深刻忧虑。
B. 电影《第三类接触》用诗意的温情表现了人类和外星文明的接触而成为“划时代的科幻片”。
C. 《独行月球》将喜剧元素融入科幻电影,由此解构了末日世界灾难题材的沉重话语。
D. 弗兰克认为,“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
4. 下列选项,根据材料一补充完成图表,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处是指“科幻电影的审美价值”。
B. ②处可以用“探索宇宙的崇高美”来概括。
C. ③处可以强调出“无法逃避的宿命感”。
D. ④处包含“科学知识、反思意识、开创未来”等。
5. “夸父与日逐走……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如欲将“夸父逐日”的故事改编为科幻电影,请结合材料二谈谈这个故事的优势、不足和改编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羊群[注]
萧红
平儿被雇做了牧羊童。他追打群羊跑遍山坡。山顶像是开着小花一般,绿了!而变红了!山顶拾野菜的孩子,①平儿不断地戏弄她们,他单独地赶着一只羊去吃她们筐子里拾得的野菜。有时他选一条大身体的羊,像骑马一样的骑着来了!小的女孩们吓得哭着,她们看他像个猴子坐在羊背上。平儿从牧羊时起,他的本领渐渐得已发展。他把羊赶到荒凉的地方去,招集村中所有的孩子练习骑羊。每天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