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260字。
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古诗词诵读(《游园》除外)。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小题。
森林的枢纽
戎可
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林中某处,黑啄木鸟凌厉的叫声一如既往,转眼间百鸟齐鸣,如歌如潮。百鸟来朝是人类的想象,天下万物实在无高下之分。但是确实,某些物种似乎更加重要,如同枢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
《辞源》说,枢纽,“比喻事物互相联系的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如枢如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一旦缺少,整个系统会发生重大改变。1969年,美国生态学家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英文是keystone species,其中keystone的本义是指石拱门上方中间的那块石头,它在所有组成拱门的石头中受力最小,但没有它,拱门就会倾倒,keystone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异曲同工。
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分析了一系列的例证,特别是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佩因选择了一块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被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
实验中精彩的部分来了,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中潮间带的藤壶,竟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到处都是它们。再往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它们侵占了几乎所有的岩石,其他生物无处附着。这样演替的结果,虽然生物量大大提高,但物种数却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甚至更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问题在于,一旦环境变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去除了几只能够控制固着生物生长的海星。
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可称之为“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却对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种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我们只要保护好这个物种,那么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而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该不大,四两拨千斤,何乐而不为?
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很多,比如地上的老虎、天上的雄鹰和海边的海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意义所在。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到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食蜜鸟种群就会衰落,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
与上面两类关键种不同,生态工程师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键种。比如啄木鸟,它在树上凿出的大大小小的洞,为真菌、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给各种小型兽类、鸟类的隐蔽和繁殖提供了空间。
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世界要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物种间的复杂关系,往往远超常人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到森林里多走走、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然也许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这就是荒野精神。
(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键种在英文里的含义与枢纽的含义相近,二者的作用也类似,关键种缺失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重大改变。
B. 在马考海湾做的去除实验,在去除样地“关键种”海星后,虽然生物量大大提高,但物种数却迅速减少。
C. 只要保护好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这个生态系统就能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较长久地生存下去。
D. 由于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此要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一个关键种很难,但保护一个关键种更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以“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的描写,表现百鸟和鸣的美好景象,是为了激起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 在提出“关键种”的概念时,文章先引用《辞源》中关于“枢纽”的解释,再用英文的构成,准确而形象地说明其作用,这体现了科普文的特点。
C. 文章写去除实验的部分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样本特点和实验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实验的意义。
D. 作者在马考海湾做的海星去除实验,证明了海星在维护海滩生态系统多样性上的不可或缺,海星是海滩生态系统的关键种。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除实验中,当海星被取走后,贻贝立刻侵占了所有岩石,让其他生物无处附着。
B. 啄木鸟在树上凿出的洞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便利和空间,啄木鸟可以被称为某个生态环境中的“关键种”。
C. 如果到森林里多走走,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然可能会告诉我们有关关键种的答案。
D. 本文行文活泼,语言生动,如“四两拨千斤”之类的词语贴切、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4.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由自然万物的地位和重要性引出关键种概念。
B. 文章以去除实验为例阐释佩因教授提出的关键种概念。
C. 文章将老虎与食蜜鸟作比较来说明关键种的不同形式。
D. 文章最后从做法角度说明关键种的研究需要荒野精神。
5. 文中提到了关键种的三种可能形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鞋匠与市长
赵本夫
鞋匠在这个巷口补鞋已有四十多年了。刚来时留个小平头,大家叫他小鞋匠,现在满脸皱纹,大家叫他老鞋匠了。
很多年前的一个黄昏,鞋匠正在低头补鞋,突然刮来一股风,一张小纸片飞旋着飘来,啪地贴在他额头上。后来的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当时他眯起眼拿下纸片,正要随手抛掉,却发现小纸片上有几个字,就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三口井一号”。鞋匠那会儿正好口渴,看到这几个字就笑了,好像那是一桶清凉的水。他犹豫了一下就没有扔,把纸片放到面前的百宝箱里。当时没有多想,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