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1540字。
2023级高二上学年入学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特别是黑白的中国绘画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上。
传统的黑白画用绘画的形式将山水、自然、物象加以美化、艺术化,是受老庄思想启发。老子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要达到和谐一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艺术创作本身是一种超越个人功利的审美活动,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要“发乎情性,出乎自然”,心理上了无杂念,胸中坦荡,表里空明澄澈,方能进入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收到“无心偶会,则收点金之功”的理想效果。反之,艺术创作若热衷于名利,心理负担过重,必然拘迫谨慎,缺乏生机和气势。艺术家在创作时应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态,顾虑局限太多必然影响和束缚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是绝对的自由,不受拘束。这种任自然、返质朴的美学思想成了传统中国绘画理论与实践的先导。“解衣般礴”[注]的故事即对其美学思想的生动的说明,“解衣般礴”是借用绘画的故事来讲道家“任自然”的思想。
画有道,道法自然。画家作画之际,驰骋六合,悠然自得,“其天机偶发,生意勃然,落笔趣成,自有神妙”,斋以静心,虚以待物,合道的虚明,作品得自然之神韵。作品的欣赏让人联想到老子对道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当代中国诸多绘画对于恍惚不定的感觉的描绘,其表现手法堪与毕加索相近。看毕加索的画也如同解读老子的道,心会则近,言传则远。所以毕加索只画不说,别人也说不明白。
黑白水墨画的色彩观最早可追溯到老庄思想,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黑色是深远、神秘、微妙、难测、丰富的色彩。中国画的空白在意境上并非虚无,而是藏境。齐白石的虾,没有水草池塘但令人感到满幅水溢,如果画上背景,终觉把自己缚在一个封闭的角落里,或者感到画蛇添足;而不画背景,则似遨游于画境之中,四面环顾,令人遐思冥想,回味无穷。“黑”,就是在笔墨处下功夫,坚守传神,尽心刻画,狠抓笔墨生动的笔情墨韵,使物象与空白之处相映相辅,引起隐喻与联想。“知白守黑”,黑处则是更鲜明集中地表现形象,使简约的画面取得丰富的联想。在笔墨组织上,白就是虚、疏,黑就是实、密,白与黑相互呼应、渗透,使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计白为黑,墨出形,白藏象。中国哲学中“虚”“实”是辩证运动的,中国绘画中的白与黑也是对立统一的。虚中有实,其表现就是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运用不同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各种墨象,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墨意和墨律,墨意感和墨律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墨韵”。故“墨韵”是形式也是内容,它是墨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墨韵”是墨本身的形式美的语言和节律,它配合用笔、造型、章法等艺术手段,为创造山水画“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意境服务。
(摘编自刘毅飞《黑白的中国绘画与道家思想研究》)
材料二:
从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画家在寻求两种境界。一种是在心灵与物质的融合中,执着地追求本能的回应与领悟,就是一种被自然现象触动的感觉被激发出来,与物质现象相应和的境界。这是一种以直观的形式来理解大自然,以内心炽热的激情来认识自然的艺术表现。另一种是在文化和艺术中,用思想空间去映射鲜活的生命情调,来寻求精神的慰藉和灵魂的升华。这样的追寻和表达,塑造了一片有情的天地,是从生命经历中涌现出来的对人生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创作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要“发乎情性,出乎自然”,才能收到“无心偶会,则收点金之功”的理想效果。
B.庄子提倡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画家的精神状态要绝对自由,无拘无束;同时“解衣般礴”的绘画故事又影响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C.画有道,道法自然。画家作画之际,既要讲究动——驰骋六合,悠然自得;又要讲究静和虚——斋以静心,虚以待物。
D.画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们永远以感知、探索、捕捉生命外表下的美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个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宋徽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家创作时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放松的心态,心理负担过重,必然缺乏生机和气势。
B.老子将作品的欣赏与对道的感悟联想到一起,他认为它们都在“恍兮惚兮”中“有象”“有物”。
C.“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正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是黑与白对立统一的结果,至美至善。
D.中国画家追求两种境界:一种是被自然界触动而去认识自然;另一种是用思想空间去映射鲜活的生命情调。
3.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象产生于笔法和墨法,表现出墨意和墨律,所以墨象起到一个联结具体和抽象,沟通形体与艺术的作用。
B.一幅形神兼备、主题意境鲜明生动的中国画,必是墨韵、用笔、造型、章法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完美结合。
C.宋徽宗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对生命世界的美的认知,因此他的绘画,有的是现实主义的,有的是写意的。
D.明末清初的朱耷用寥寥数笔展现出白眼瞪人、闭目蜷缩的鱼儿和鸟儿,这跟他的出身和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
4.毕加索的画与齐白石的画,有何相似的地方?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
5.根据材料一,请简析老子“五色令人目盲”的观点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五九[注] 老舍
①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说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