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170字。
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下)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朽、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们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在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形成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B. 建筑物上,构件与构件、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C. 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中国建筑运用“文法”的规则,用不同的“词汇”构成不同的体形。
D. 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在砖石建筑中的运用,为中国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都遵循“文法”,但不同类型的建筑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处理。
B. 影壁或牌楼虽然属于建筑的“小品”,却是中国建筑特性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C. 中国建筑的“词汇”“文法”一直得到沿用,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
D. 千百年来,“文法”“词汇”在建筑中的使用,使中国建筑能够保持自己特色。
3. 中国建筑体系和其他国家建筑体系的发展途径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中国建筑运用‘文法’的规则”错,根据“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可知运用这“文法”的规则是“为了不同的需要”,不仅是“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他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