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810字。

  云南省玉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调考
  语 文 检 测 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走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颠沛曲折,深受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之苦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形势、任务的急剧转变,却仍有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这惑了广大的同志”,理论强党刻不容缓!1937年7月,毛泽东写出《实践论》。以此作为讲稿,毛泽东在抗大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用生动的例证讲解深奥的哲学原理。新中国成立后,经修改完善,1950年12月29日,《实践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剥削阶级对社会历史的歪曲和人们眼界的局限,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了解不够全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B.列宁说过:实践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所以,它是高于理论认识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否认或离开实践都是错误的。 C.《实践论》是在教条主义等危害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D.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出现过问题,它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问题,未能认识到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先有预想,然后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实践失败,那就说明该预想一定不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B.我们衡量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如果这个理论只是在猜想阶段,并未得到实践验证,那么它就是错误的。 C.《实践论》的观点本质上是对“知”和“行”的关系的探讨,传统的先思后行是错误观点,而《实践论》中侣导的方式与传统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 D.小刘在参与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认知,这些认知会指导后面的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又增加新的认知,如此有利于做好项目。 3.下列选项最难以支撑材料二中“毛泽东深人浅出讲授(实践论》”说法的一项是(3分) A.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 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听到了各种说话, 看到了各种文件......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B.社会实践的继续......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理论的结论来。《三国演 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 概念以做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个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 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中日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 要地位,要勇敢抛弃关门主义。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分)
  5.某高中校长在一外省学校学习交流期间,得知该校在广泛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且有良好的成效,校长拟将这一教学方法引进到本校,请结合材料中的理论,为校长出谋划策。(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窃读记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跨进书店门口,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