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60字。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句中对课文相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借赞美大自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象,折射出“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B.《百合花》中的百合花并不是实指,而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指“我”与通讯员之间、新媳妇与通讯员之间纯洁与感情的花,使小说具有浪漫抒情色彩。
C.同样遭逢乱世,曹操的《短歌行》积极进取,表达求贤才建功业的愿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消极避世,表达仕途失意无奈躬耕田园的淡泊之情。
D.同为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句式灵活,不用押韵,描绘了一个梦中世界;《琵琶行》情节曲折,语言华美隐晦,展现了一个动人的音乐世界。
2.下列对第一单元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群巨人的形象。他们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B.《红烛》中“不误,不误”,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C.小说《百合花》第6段中的“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一句,表现了小通讯员的机智和固执。
D.“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细致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新媳妇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之情。
3.根据所学,下面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有人评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是新诗“感性形式”与“理性形成”的典型代表,请选择其中一首,谈谈诗歌中的感性流露与理性思考。
二、选择题
6.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五四”思想影响,郭沫若的诗歌主题多为狂飙突进、摧枯拉朽,呼吁开辟崭新的纪元,本诗集中反映了郭沫若这一主张。
B.作者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图景,将茫茫的宇宙,漂浮的白云,广袤无垠的大洋,翻滚奔涌的大浪呈现于面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