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80字。
9.《说“木叶”》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有利于涉海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沙海企业损害生态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责任。
B.林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认识到自由诗的问题之后,从1934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节奏与形式。
C.大火从巴黎圣母院的楼顶开始燃烧,火势很快蔓延,熊熊火焰从教堂两座钟楼间窜出,塔尖随后轰然倒塌。
D.中国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的初衷是,对养老基金向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金融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袅袅(niǎo) 桅杆(wéi) 似乎(sì) 疏朗(lǎnɡ)
B.橘颂(jú) 门闩(shuān) 窸窣(sū) 爽朗(shuǎnɡ)
C.寒砧(zhēn) 迢远(tiáo) 缠绵(chán) 湿润(yùn)
D.涔阳(cén) 漂泊(bó) 特殊(chū) 繁茂(mào)
二、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甲)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___________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签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__________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所以“叶”常被排斥到“木”的__________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乙)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丙)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丁)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__________。
(节选自《说“木叶”》)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声无息 由于 疏落 迥然不同
B.不知不觉 因为 疏朗 全然不同
C.不知不觉 因为 疏落 全然不同
D.无声无息 由于 疏朗 迥然不同
4.文中(甲)(乙)(丙)(丁)四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在概念的背后,我们留心就会察觉它的存在”语意上并没有变化,但表达效果不如原文,请简要说明原因。
三、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诫唐太宗应该保持谦虚、戒骄戒躁的两句是: , 。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是 。信末则用“ ”表达了他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