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90字。

  16.1《阿房官赋》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阿房宫赋》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人。
  B.王子皇孙: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
  C.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D.六国: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战国末年被秦国灭掉的六个诸侯国。
  二、非选择类
  2.一词多义
  (5)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 (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    )
  三、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既交代了阿房宫修建的历史背景,又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
  (2)《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咎由自取的语句是“          ,            ;          ,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不要只哀伤感叹,而要吸取历史教训,否则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深虑论
  [明]方孝羸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向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者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著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木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选自《古文观止》,有改动)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B.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C.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D.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文体。是一种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
  B.“兵革”指兵器及甲胄等军械装备。亦引申指军旅、军事、战争或兵将等。
  C.“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太宗”,皇帝庙号。开国第二位君主多以此称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