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4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练习             2024.10
  一、积累与运用 (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冠冕(guàn)           恪守(kè)            亵渎(xiè)          鸠占雀巢(què)
  B. 濡养(rú)             妄想(wàng)          汲取(jí)           相得益彰(zhāng)
  C. 涵养(hán)            积攒(jí)            瞥见(piē)          言不及意(yì)
  D. 秘绝(jué)            天骄(jiāo)          飘逸(yì)           抽丝剥茧(bāo)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是与他人     ,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忙碌着、充实着,心里才能充满希望;期待着、盼望着,生活     能更加精彩。别人有别人的优秀和      。我们也有自己的独一无二。发现缺点、接受不足,才能让每一个今天优于过去的昨天;尽己所能、      ,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A.比较  就  光环 取长避短 B.比较 才  光彩  扬长避短
  C.攀比  才  光环 扬长避短 D.攀比 就  光彩  取长补短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科技日益发达,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的盛行是必然的。②它有便利的地方,如可以快速共享知识和传播信息等,但这种便利的另一面,就是容易让阅读浮光掠影。③阅读经典虽然未必会立马变现,但能够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在其中汲取到营养。④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增强精神生活的质量。
  A.“日益发达”“浮光掠影”“最大限度”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各不相同的。
  B.句①中“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的盛行是必然的”的主语是“阅读方式”。
  C.句③中的前后两个分句用“虽然……但……”连接,表示二者之间是条件关系。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增强精神生活的质量”中的“增强”改为“提高”。
  4.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
  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
  (1) 书海拾贝,研精致思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B.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出自课文《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D. 《水浒传》语言上,用的是古代文言,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2) 经典寻途,启思明志
  班级开展《水浒传》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在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填写相关内容。(3分)
  读书卡片
  英雄的情怀 经典故事 事件简述
  __①  杀泼皮牛二 杨志在街上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要抢宝刀, 被杨志杀死。杨志主动到官府自首。
  行侠仗义 __② 林冲被刺配沧州时, 鲁智深一路保护林冲, 在野猪林及时出手救下林冲。
  知恩图报 醉打蒋门神 __③__
  5. 古诗文默写。  (6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 大雪三日,               。  (张岱《湖心亭看雪》)
  (3)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5) 古人常常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明月中。苏轼的“           ,           ”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中的句子作答)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哲凭杯酒长精神。
  【乙】酬郭给事①
  王维
  洞门②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③。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释】:①郭给事:郭承嘏,字复卿。“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宜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②洞门:指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③拜琐闱:指毕恭毕敬地离开宫门。琐闱,宫门。
  6.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甲诗首联中“凄凉”“弃置”把诗人多年被贬谪和弃置的辛酸与悲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 乙诗首联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C.乙诗中诗人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如“余晖”“桃李” “柳絮”“省中啼鸟”等。
  D. 甲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 乙诗颂扬了郭给。事,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
  (二)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7~10题。(1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