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90字。
2023—2024学年三明市语文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
1.本试卷8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根据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名士 选择与坚守 经典名句 名篇
宋濂 立志求学 以中有足乐者,①_____。 《送东阳马生序》
孟子及其弟子 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②_____,舍生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秋瑾 匡国济世 身不得,男儿列。③_____,④_____! 《满江红??小住京华》
欧阳修 与民同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⑤_____。 《醉翁亭记》
韩愈 忠君报国 欲为圣明除弊事,⑥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苏轼 ⑦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⑧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面对人生的抉择,他们始终坚守本心。
【答案】 ①.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 二者不可得兼 ③. 心却比 ④. 男儿烈 ⑤.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⑥.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⑦.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⑧.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易错字有:若、兼、烈、衰、雕、赢。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为何近些年中国电影特别热①(zhōng)于改编传统经典?一方面,是由于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的熟悉和热爱;另一方面,源于经典作品中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跨 ②(yuè)时空的魅力。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艺术形象在他们的阅读经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人物独特的性格魅力 ③(qīng)倒,伴随人物( )的命运或惊、或喜、或怒、或嗔,是阅读的乐趣之一。而这些艺术形象在历史上并实一直处在变化的过程中。《三国演义》问世前,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故事至少在晚唐时就已经广为流传,经过宋元话本、元杂剧等的改编,更是变得( )。因 此,罗贯中既是创作者,也是将民间( )的传奇故事发扬光大的集大成者。不断吸纳时代性,不断流传,仍旧是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形象在历史上的常态。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跌宕起伏 路人皆知 有口皆碑
B. 跌宕起伏 家喻户晓 喜闻乐见
C. 一波三折 家喻户晓 有口皆碑
D. 一波三折 路人皆知 喜闻乐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断流传,不断吸纳时代性,反而是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形象在历史上的常态。
B. 不断吸纳时代性,不断流传,其实是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形象在历史上的常态。
C. 不断吸纳时代性,不断流传,反而是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形象在历史上的常态。
D. 不断流传,不断吸纳时代性,其实是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形象在历史上的常态。
【答案】(1)①衷②越③倾 (2)B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热衷:rè zhōng,意思 十分喜好。
跨越: è,超越,跳过。
倾倒:qīng dǎo,歪倒;佩服或爱慕。
注意使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做到正确规范。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第一空,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隶书),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结合“伴随人物( )的命运”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事物多变,不稳定”,应使用“跌宕起伏”;
第二空,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结合“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故事至少在晚唐时就已经广为流传,经过宋元话本、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