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0字。

  《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
  2.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学习描写方法。
  3.体会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呵,童年却是—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走进鲁迅笔下“我”的童年生活。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 dao)
  撺掇(cuān 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蕴藻(yùn zǎo)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漂渺(piāo miǎo)   纠葛(jiū gé)
  (2)了解【作家作品】
  2.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明确
  文章主要叙写“我”儿时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驾船去赵庄看戏的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间、地点的转移小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三、局部探究
  1.课题为《社戏》,由此可见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除了看社戏以外,前前后后还写了哪些活动?
  明确
  开头写: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的乡间生活。(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结尾写:六一公公送豆。
  2.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呢?
  明确
  (1)“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来到自由天地欢乐地生活。
  (2)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3)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可参考【微教案】《社戏中的美》。
  3.在中心情节“看社戏”叙述完之后,为什么又写“六一公公送豆”呢?
  明确
  孩子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六一公公“不料竟非常感激起来”,并又送上一大碗罗汉豆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宽厚慈爱,进一步说明“我”之所以爱平桥村,正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善良可爱,从而深化了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