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10字。

  河南省2025年初中毕业生中招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二)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一脉相承中华源,一品山水大河南。班级开展“行走中原,‘豫’见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摘录了一段有关河南文化的优美语段,但里面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行走中原,探寻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古老的殷墟诉说着商朝的辉煌,巍峨的嵩山见证着中华武术的崛起,神秘的龙门石窟①______(碉  雕)刻着东方艺术之美;行走中原,展现中华民族的非遗亮点:焦作太极拳借刚柔之势彰显中华武魂,朱仙镇木版年画用绚丽色彩勾勒民间传奇,陕州泥塑以精巧造型演②______(绎   译)世间百态;行走中原,诠释河南大地的珍馐盛宴:胡辣汤的浓郁热辣在舌尖跳跃,灌汤包的鲜香多汁在味蕾绽放,烩面的劲道爽滑在齿间缠绵。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崛:______    鲜:______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组成员梳理了豫剧的发展历史,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清朝乾隆年间,豫剧已经流行,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进入更多的城市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豫剧向临近省区流动,它向西到达西安,使西安成为重要的演出中心。1948年,豫剧历史上第一所“私立新光豫剧学校”创立,这是最早使用“豫剧”这一名称的组织机构。1950年,中南区军政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群众河南梆子剧团”相关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同年8月间,“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称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
  3. 小组成员搜索到一段关于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的文字资料,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的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夏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展藏于中国考古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额面中脊和鼻梁由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长而挺直;鼻头由绿松石雕成,硕大醒目。
  ①龙身略呈波浪状,曲伏有致,色彩绚丽
  ②该龙形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
  ③由2000多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不到1厘米,厚度0.1厘米左右
  ④龙首眼部以圆饼形白玉为睛,相互对称
  4. 小组成员发现一件殷墟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如下图所示,请你仔细观察其设计说明,将小组成员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小文,快看,我找到一件与殷墟博物馆有关的文创。
  小文:噢,这看起来是一只大乌龟驮着一个长着四只眼睛的娃娃。
  小语:没错。这是一件有关甲骨文的文创,叫“小仓颉”。
  小文:“小仓颉”的设计真奇特哟。
  小语:是的,它设计奇特在画面:①_____________。
  小文:你看“小仓颉”左右手的动作体现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你还能发现哪些设计细节的寓意呢?
  小语:小文,你瞧,②_______________。
  5. 小组成员希望通过古诗文的魅力,带大家“豫”见河南这片古老土地的美丽与韵味,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行走河南,蜿蜒长河皆可传情。“不闻爷娘唤女声,①_______________”(《木兰诗》),黄河的流水伴随着英雄的出征;“大漠孤烟直,②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