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440字。
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其实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荟萃,人们能从中看到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影子,但是却不能在现实的园林中找到大观园的全景。大观园是一个南北风格综合的名园,可以称为南北园林艺术的概括。它除了呼应恭王府一些重要建筑风格外,与南京旧江宁织造署,以及苏州、扬州的园林建筑都有所呼应。建筑风格凝重华丽,又不失淡雅之趣、山水之趣。小说中用文字表达出空阅的流动,也星现出大观园整体布局的特点—力求曲折委婉、错落有致,非对称无中轴线的格局。人们可以从中不断地发现中国传统回林建筑的艺术特征,其与中国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主旨是完全相符合的。
大观园主要入口并不张扬奢华,进围便以假山作为阻隔,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内敛和意境。从正门(即南门)进入,大观国西面的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蘅芜苑、藕香榭、秋爽斋、潇湘馆等建筑;满湘馆西侧是滴翠亭和紫菱洲;西北侧有稻香村和芦雪庵;东面的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嘉荫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拢翠庵和怡红院;中路的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省亲别墅、玉石牌坊、曲径通幽处和翠嶂。
其中居住型建筑为薪芜苑(薛宝钗)、潇湘馆(林黛玉)、秋爽斋(贾探春)、紫菱洲(贾迎春)、藕香榭(贾惜春)、稻香村(李纨)和怡红院(贾宝玉)。可以看出,居住型建筑主要分布在大观园西面,东侧只有贾宝三的居所。西侧的建筑群为家中女眷居住,风格多样、布局自由,并且与居住者的性格也一一呼应,满湘馆前凤尾森森、沮痕斑斑的满湘竹与黛玉的伤春悲秋的性格相呼应,同时可能也暗含“香消玉殡”之意。蘅芜多为草本,常指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其性耐寒,宿根可越冬,翌年春季萌发断芽。蘅芜的生长特性与宝钗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人生轨迹都正好相合,可见作者在安排大观围的整体布局和建筑命名方面都十分考究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水、植物和建筑构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品,而蜃频、对联、题咏、雕刻及绘画等赋予了园林建筑灵魂和意趣,对提升园林意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林建筑的命名也暗含着某些特殊意义,是解密《红楼梦》密码的关键。大观园完工之际,宝玉为一景点题名为“红香绿玉”,灵感来源于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而贾贵妃省亲时,将其改名为“怡红快绿”,特意去掉香玉二字,这其中深意值得细细思量。沁芳桥是进入大观园的第一座桥,其命名来自“兰芷急心斯,杜若沁芳怡”沁芳有浸涧美好的事物的含义。沁芳桥象征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纽带,也是宝黛二人互诉衷肠的地方,也寓意着贾宝玉不愿走仕途,只愿意浸润在这千红万艳之中。
古典私家园林须满足居住、读书、抚琴、作画、品茶、宴饮及游憩等功能,建筑单体的类型千姿百态,例如亭、台、楼、阁、斋、轩等,提供可游、可观、可居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起到了分割空间、划分空间以及丰富空间的作用。它将审美与实用巧妙结合,大观园中厅、堂、阊楼、桥、亭、廊等园林建筑出现的频率很高,也出现了北方圆林建筑中的暖阁,南方国林中状如飞虹的廊桥,以及美人靠、云墙、涵窗等元素。可见,大观国的建筑类型十分丰富,建筑风格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解构化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空阅艺术的应用,园林建筑里的游廊、石桥、花墙、漏窗、栏杆常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菜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地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作者独具匠心地对建筑进行起承转合描述,给人无限的困林审美感受。
(摘编自王丽娟《浅析《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有删改)
材料二:
古典园林具有和谐之美。在选址上,大观园讲究地、利合一。大观园位于宁、荣二府后的空地,高宅镇前,为大观园平添了几分贵气。同时,大观园建于湖啐地带,方便利用湖泊、河流等水景资源,不仅增添动态的景观,也有助于调节气候。此外,大观园的修建充分利用了地形的高低差,打造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在布局上,大观园注重山、水合一。大观园的布局,始终以山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在用文字构筑大观园时,并未局限于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而是荟萃了中国
古典园林的精华,并加入了自己的园林构想。
B.大观园西面的居住型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蘅芜苑、藕香榭、秋爽斋、潇湘馆等,呈
整体布局,风格统一,符合中国传统园林“诗情画意”的主旨。
C.大观园不同区域的景观建筑既自成一体,具有个性之美,又和其他区域有机融合,
具有和谐之美,是因为作者用文字表达出了时间的流动。
D.园林沉淀着历史与人文,呼应着匠心与本心,通过对以大观园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的
回溯和反思,我们重塑和点亮了古典园林中的灿烂文化。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观园以省亲别墅、玉石牌坊等中路建筑为中轴线,西面建筑(如潇湘馆、蘅芜苑
等)和东面建筑(怡红院、桃翠庵等)对称分布。
B.恰红院距潇湘馆较近,距蘅芜苑较远,且怡红院和潇湘馆相较其他居住型建筑,都
距大观园正门较近。
C.凸碧山庄位于凹晶馆的北面、稻香村的东面;蘅芜苑位于大观园的西北角,在居住
型建筑中距离大观园正门最远。
D.蘅芜苑前有大块山石遮挡视线,潇湘馆前为凤尾森森的竹林,同样的封闭隔绝,但
体现了居所主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大观园和谐之美的一项是(3分)
A.贾府老爷们商定,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边,三里半大,盖造省亲
别院。
B.众人问怡红院青溪何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
到那山庄里,又开一条岔道,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C.大观园内的树木多为垂柳和垂杨,花草的选择在花色、花型上也别具匠心,建筑多
采用曲线设计,线条流畅圆润。
D.林黛玉看到落花,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掩埋,并随口念起了葬花词,贾
宝玉听到后,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概括大观园的特点。(4分)
5.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十一回,贾母携众人带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游览大观园,以下文段是对众人所经之处室内陈设的描写,请从所给名单中推断居所主人,并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其性格特点。(任选三个即可)(6分)
人物名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
①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
②xx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③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查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④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隷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竞越发把眼花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暖 砚
李铭
羊山人秦黎明,早些年闯荡关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听从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沦陷。东北抗日的义勇军奋勇杀敌,无奈军事上的劣势太过明显。
秦黎明参加义勇军队伍,上去顶了两天,队伍即被击溃。秦黎明一条腿被炮弹皮击中、落下了瘸腿的残疾。此后,秦黎明在羊山乡间务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