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59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自新华网《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材料二】
文创设计通过创意手段,将文化元素、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结合,创造出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实用功能的产品或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成为文创设计的灵感来源。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是连接传统与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媒介和桥梁。
赋予传统美学以时代生命力
文创设计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纽带,以创新性手段激活了传统美学的时代生命力。通过设计的创造性转化,传统符号、工艺和理念被赋予新的形式和意义,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审美需求,还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传统美学可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为技艺精湛的艺术品,还包含实用与审美结合的生活方式。比如,传统茶道和花道并非仅为高雅的社交活动,而是日常修养的重要部分。从唐代文人“焚香点茶”到宋代士人“杯酒人生”,再到明清民间的“团扇风雅”,传统美学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念强调生活中的感知力与仪式感,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美的慰藉。
①
在文创设计中,传统美学常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其符号化元素如纹样、器物形态、传统工艺等,被频繁地应用于产品设计。然而,这种形式化的设计方式也容易走向简单化和表面化,这只能称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产品,而不是文创产品。设计者在追求市场吸引力时,如果仅通过符号的拼贴或装饰来赋予产品传统文化的“外壳”,便会忽略了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这种现象使文创产品变得缺乏深层的文化感染力。
避免这种符号化倾向的关键在于设计师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将其转译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通过创新设计,使传统美学从历史文化符号中脱胎换骨,成为能够满足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的文化表达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化应用。
在文创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传统美学元素常被浅表化处理,难以体现深层文化价值。而且文化符号的过度消费给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也带来了潜在风险。符号的频繁使用可能导致其逐渐失去文化的独特性和权威性,甚至被简化为一种无意义的装饰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美学可能被削弱为一种短暂的流行趋势,而非一个延续的文化体系。要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发展,需要在产品研发中加强艺术性与市场性的平衡,避免过度商业化将传统文化窄化为短暂的消费符号。
②
在当前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新的消费观念兴起,“自我取悦”成为消费行为的重要动力,人们在消费时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更倾向于为个人兴趣与情感满足而消费,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独特设计和情感价值成为吸引消费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多地体现在“创新演绎”的形式上,他们希望通过现代设计重新发现传统美学的魅力。现在不少新兴书店都力求在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以现代设计语言呈现传统意境。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也让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人们的消费心理从“喜欢好看”到“追求意义”的转变,对文创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文创设计不仅局限于文化领域的单一表达,还需要通过跨界融合激发创新潜力。将传统美学与科技、艺术和时尚结合,可以创造出符合当代消费需求的多元产品。陶溪川通过举办音乐节、陶瓷艺术展等活动,将陶瓷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这种跨界合作为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也使文创设计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从实用性到艺术性,文创设计让传统文化内核得以在日常消费中延续,同时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对品质与精神体验的双重需求。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设计产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也展现了文化复兴与消费需求的双向驱动。
未来,文创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文化的深度表达,让传统美学不仅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成为推动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今天,文创设计必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为生活书写新的美的篇章。
(摘自光明网《文创设计: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的智慧》)
1.下列关于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有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B.传统美学内含传统文化,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念可使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美的慰藉,这可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超越性。
C.若文创设计者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只是形式性地应用传统美学符号,不仅会使文创产品缺乏文化感染力,也会使传统文化无法发展下去。
D.文创设计强调创新,将传统美学与科技、艺术、时尚融合,可以使传统文化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消费和实现文化复兴。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可看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中国实际,体现了善于抓住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材料二中的三个小标题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了分隔和突出,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未来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思考的审慎和深入。
C.材料二开篇由文创设计的概念内涵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文创产品是连接传统与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媒介和桥梁,总领全文。
D.材料二指出了当下文创设计的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下列关于文创设计的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外壳”一词的内涵的做法是( )
A.陶溪川由旧厂房改造而成,融合了陶瓷生产历史与现代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的交汇点。
B.2024年总台春晚使用的字体“方正春晚龙行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红山文化的玉龙形态。
C.近来“手工扎染”(民间传统染色工艺)布艺掀起消费热潮,许多网店通过数码印花模仿手工扎染的晕染纹理,量产销售。
D.苏州博物馆以馆藏清代绣品《刺绣花鸟图件》为灵感衍生出名为“花语江南”的香氛摆件。
4.仿照材料二中第一个小标题,将其他画横线处的小标题内容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20个字。
① ②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文创产品的设计该如何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蘸火记(节选)
牛余和
一缕晨曦从葫芦峪东侧的树丛里冒出来。风从水库上掠过,顺着“S”形的炉火贯穿而下,抚过铁匠们赤裸的臂膀,滚动的汗珠在前胸后背的煤灰中划出一道道水痕。
卢所长从大坝边上的石阶跑上来,兴奋地报告说,从统计上来的数字看,一宿锻打的零部件,足够组装成十五六挺机枪、两千多支步枪和二三百支手枪,还有部分冲锋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