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750字。

  2023级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长: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桥有几种跨法。最普通的是像条板凳,在两个桥墩上,横跨着桥身,叫作“梁”,因而这种桥叫作“梁桥”。它的特点是:梁是笔直的而且是平放在桥墩上面的。梁上有重量时,它就向下弯曲,它的内部就处处受力。如把梁切断来看,断面的上部受“压力”,下部受“拉力”,因此用来做梁的材料,必须同时有“抗压”和“抗拉”的强度。但是,任何材料的这两种强度都是不一样的,如用石块做梁,跨度过大,则抗拉强度不足,可使下面断裂,但其抗压强度还未充分发挥;用钢料做梁,抗拉又大于抗压。可见,任何材料做成梁式的桥,都是不经济的,这就使梁桥的跨度,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扩大跨度,可以变更梁在桥墩上的安置形式,来增加梁的强度。一种形式是把梁放在三个或更多的桥墩上,使它从一个桥墩,连续到几个桥墩,因而每一孔梁上的重量就可由其他各孔的连续梁来共同担负,这就可尽量平衡梁内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差距。这种桥名为“连续梁”,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武汉长江大桥的钢梁就是这种形式。
  但是,更彻底的扩大跨度的方法,是把造桥材料做成一种型材,使它强度得到充分发挥而毫无浪费。比如把石料做成一种像瓦片的形式,在那里面,处处都是压力而无拉力,而把钢料做成一种像晒衣绳的形式,在那里面,处处都是拉力而无压力。瓦片式的桥叫作“拱桥”,晒衣绳式的桥叫作“悬桥”。
  拱桥的“拱”就是弯曲的梁,因为这一弯,就把梁内的拉力全部改变为压力了。同是石料,做成拱桥,它的跨度就比梁桥大得多,而且可用石块拼砌,不像梁桥要受块石长度的限制。云南省建成的开远长虹石拱桥,跨度长达114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钢筋混凝土的拱桥,跨度已达264米(瑞典),而钢料做成的拱桥,跨度更达到503米(澳大利亚悉尼港)。
  悬桥是吊起来的梁桥。在那里,许多小跨度的梁,不是个个放在桥墩上,而是一齐吊挂在几根很长的钢丝绳绞成的钢缆上,使这许多小跨度连接成为一个大跨度。钢缆挂在两旁桥墩上的桥塔上,钢缆的两头锚碇在两岸。这样,全桥重量,最后都传到钢缆,而使它下坠,弯成曲线。钢缆在下弯时,内部全受拉力,而钢丝绳的抗拉强度却正是一切材料中的最高的。因此,悬桥的跨度不但比梁桥大,而且可以大大超过拱桥,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桥。现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就是悬桥,跨度已达1299米(美国纽约)。
  可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形式层出不穷,桥的跨度是可以越来越大的。将来的桥,连山越海,一定能把任何“天堑”变通途!
  (摘编自茅以昇《桥梁史话》)
  【注】此文最初发表于1962年7月27 日《武汉晚报》。
  材料二:
  先民创造独木桥时,桥梁的历史便开始了。两墩架一梁,成了人类桥梁史上最简洁、最经典的造型,这便是“梁桥”。若要增大跨度,这种桥梁就必须进化,连续梁桥由此诞生。由于梁体连续不间断,前后的弯曲互相约束,因此桥身难以被“折断”。我国最早跨越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汉长江大桥采用“连续梁”设计,梁内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因相互平衡而抵消,桥身因此十分坚固。
  B. 作为石拱桥的代表,云南省开远长虹桥的跨度达到114米这一极限值,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
  C. 拱桥“系杆”的拉力能替代两端底座的横向推力,提升地形适应性,但“系杆”并不适用于所有拱桥。
  D. 现代悬索桥充分利用钢索的材料特性,拥有格外坚韧的主缆,其鲜明的外形特征比斜拉桥更完美。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板凳”“瓦片”“晒衣绳”等常见事物阐释桥梁原理,化抽象为具象,使文章通俗易懂。
  B. 材料二引用杜牧名句,展现拱桥的文化意象,增强了文本的文学性,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C. 材料二以讲述南浦大桥 故事引出斜拉桥这一新话题,由此展开对其工作原理、优势等的介绍。
  D. 材料二列举若干数据介绍坝陵河大桥,强调了悬索桥的主缆强度是跨度突破5000米的核心条件。
  3. 如果给材料二的前四个自然段各拟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独木成桥 ②气贯长虹 ③千米跨越 ④索向无敌
  B. ①架梁为桥②长虹卧波③钢铁琴弦④跨度王者
  C. ①多墩一梁②一跨而过③隐形桥墩④索越千山
  D. ①造型经典 ②飞虹贯壑③纤索擎天 ④现代悬索
  4. 两则材料同为科普文章,写作意图却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
  5.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谈谈赵州桥的拱桥形式相较于石梁桥形式有哪些优点。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节选自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均围绕桥梁展开,但侧重点和风格各异。材料一以科学视角为主,通过“板凳”“瓦片”等比喻,系统介绍梁桥、拱桥、悬桥的结构原理与跨度发展,语言平实严谨,旨在普及桥梁工程知识。材料二则融入历史叙事与文化意象,在介绍桥梁技术演进时,穿插诗词典故和建设故事,突出中国桥梁的自主创新历程,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情怀。两文互补,共同展现桥梁技术的科学逻辑与文化价值。
  【1题详解】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西杨岗去喝骨头汤
  谈旭华
  父亲说:“你爷爷辈,有弟兄两个。你爷爷是老大,曾中过晚清举人,武昌起义后便在乡下教蒙童为业,人称大先生。你二爷呢,人称二杠子,三十多了还没娶媳妇,一直帮你大爷勤扒苦做养活一家人。我那时也就十二三岁吧,也没钱去念书,只得到西杨岗地主老财杨百川家去放牛混口饭吃。”
  其实,无论是我大爷还是二爷,我都没见过,因为他们去世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