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00字。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品味诗词,通过分析和鉴赏,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掌握词中涉及到的一些词语、典故、神话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3,领会本诗,弄清思路,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4,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说明:
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本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比如,①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②要知人论世,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背景与内容又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③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
二,文学常识:
1,词: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的特点是长短句,长的长达十一字,短的短得仅一字,因此又称为“长短句”。
2,根据篇幅大小,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慢词(91字以上);根据段落多少,词可分为双调、三叠、四叠等;根据词的章法,词可分为开头、过片、结尾。
3,双调的词分为上下两阕/片,上阕的起始为开头,下阕的首句为过片,下阕的最后为结尾。
4,词牌:是词的格式名称,其段数、句数、韵律、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早期的词典一般只有词牌而没有词题,到了宋代,作者为了表明词作的意思,常在词牌之下,另外加上词题,或者加上小序。
5,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她有个园林叫沁水公主园,该园林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因此而得名。
三,导入:
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 雪》中已经感受到毛主席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我们一起来品位这首词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同时感受毛主席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柳亚子赠毛主席的诗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毛主席就是一位诗词的爱好者。古典诗词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伟大篇章中的一篇----《沁园春 长沙》。
四,朗读课文:
1,纠正读音:
沁(qinˋ)     舸(geˇ)     怅( chang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