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全词。
二、教学设想
1、 教时:1.5课时。
2、 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
3、 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4、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课件《沁园春•长沙》图,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
生:《沁园春•雪》
师:对,初中时我们曾学过《沁园春•雪》,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大家一起来背诵《沁园春•雪》。
生:(齐背诵)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二、整体感知
师:为什么大家看到《沁园春•长沙》很容易就想到了《沁园春•雪》?
生:作者相同,词牌名相同。
师:对,那这里的词牌名是什么呢?
生:沁园春。
师:对,词牌名是沁园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词,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又称“诗余”或“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句数、字数、声律等,都有其特定的规格。在本课中,“ 沁园春 ”是词牌名,“ 长沙 ”是题目。
师:刚才大家说了作者是相同的,都是谁写的词啊?
生:毛泽东。
师:非常好,这两首词都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写的,我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毛主席。
(请学生回答)
师:(教师补充)同学回答的很好,毛泽东(1893—1976)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伟大的哲人和诗人,在他一生中,不仅大量阅读古典诗词,而且身体力行创造了大量诗词。他生前曾批注过的诗词有1590多首,凭记忆手书117首,多为长篇叙事诗。正是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三、明确学习目标
师:这首词我们重在“诵 读、领会、品味、鉴赏”(板书)
四、听录音朗读《沁园春•长沙》,学习全词
师: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下面请一位同学读注(1)——这是这首词的背景。开头三句……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哪个同学按调整好正常语序,把三句有大意说一下?
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小滚滚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