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的 <br>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全词。 <br>
一、  导入新课 <br>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笔下的秋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笔下清静无为的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笔下秋天。那么,大家心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该不会只有一个秋——中秋吧!大家的秋暂时不谈,欣赏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给我们描绘的秋天后,也许你们心中的秋天会更美。<br>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br>
<br>
二、  背景介绍<br>
这首次作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完成,成为了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来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br>
<br>
三、  诵读鉴赏 <br>
(一)、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br>
①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