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00字。 
《想北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的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  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与感情。
3、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对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的理解与远离故乡的游子的乡愁的体会。
2、  作者是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的。
3、  评点方法的采用及其在文本研习过程中实际效果的检查。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反复阅读,解读原句,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充分展开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分组讨论,展示并交流成果)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布置课前预习
1、  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老舍先生。
2、  阅读文章,思考老舍笔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爱北平并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高度?
3、  学习运用“评点法”,在对话栏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上进行交流。  
六、教学过程(PPT辅助教学)
(一)   导入(歌曲导入)
在开始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思乡的歌曲。
播放满文军的《望乡》(附PPT歌词)
师:思乡是一曲永恒的歌谣,人们对故乡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特殊情感,她是人生出发地,也是人的精神家园,尤其是漂泊在外、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这种思念更加刻骨铭心、销魂蚀骨。今天,让我们步入老舍先生的思乡之旅,一起去体味那种由甜蜜、温馨与苦涩凝结而成的思乡之情。
(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   作家作品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明确: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一位京味很浓的中国现代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投湖弃世。老舍一生中创作了800多万字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位文学大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